出国留学网

目录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 liuxue86.com - 先进性教育 】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www.suckincock.com/rudangshenqingshu/)查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帝国主义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封建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艰难的尝试中都失败了。中国革命必须由先进的阶级、先进的政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为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而建立起来的,她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和人民斗争深入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1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经创造出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当欧美一些国家从17世纪中叶开始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者却盲目地以中央帝国的“康乾盛世”而自傲,自我封闭,拒绝扩大与外国的交往,仍然陶醉于昔日的辉煌之中。原来文明程度落后于中国的欧美国家,这时已远远地跑在中国的前面。

  在此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刺激了这种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起到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则促进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这种情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使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

  上述重大变化,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沉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成为民族灾难和人民痛苦的根源。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第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中华民族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辛亥革命

  20世纪中国最初的革命领导者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社会内部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初步成长起来,从而引起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但是,由于这时无产阶级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它所参加的某些斗争,还处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之下。1905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起成立了同盟会,提出了实质上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政治纲领,并努力用革命手段来实现这个纲领。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终结,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20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领导这场革命走向胜利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究其根本原因,是领导这场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具有很大的软弱性,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同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严重脱离,并害怕发动他们。这样,就使得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力量更没有勇气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

  辛亥革命以向旧的反动势力的妥协而告终,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没有受到削弱,封建势力依然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盘根错节。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也没有解决,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它的失败,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发,使他们逐渐领悟到必须另外探寻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二)辛亥革命后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的产业工人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1912年全国产业工人有60余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黄金时代”,工人阶级得到空前迅速的发展,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全国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

  中国的无产阶级同各国无产阶级一样,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同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因此,它是中国历史上最进步、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此外,产生和成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产阶级,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各国无产阶级的特点: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因而具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的强烈要求和对于压迫者的反抗意识,具有最坚定的革命性。第二,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少,但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多集中在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大连等大城市中,便于组织和团结,易于形成强大统一的政治力量。第三,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是破产农民出身,同广大的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容易与农民结成同盟并发动和组织农民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无产阶级的斗争也容易得到农民的支持和帮助。这些特点和优点,使中国工人阶级成为近代中国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

  辛亥革命后,工人的斗争有了较大发展。从1912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有记载的工人罢工达到130多次,超过了辛亥革命以前数十年的总和。工人在斗争中逐渐意识到团结起来斗争和反抗的意义,开始出现带有政治性质的罢工和斗争。但是这个时期的工人斗争,从总体上来说,大多数还是自发性质的经济斗争。工人参加的某些政治斗争,还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提出的口号下进行的,工人组织基本上处在秘密结社和封建帮会势力的影响之下。尽管这时的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较少,年纪较轻,还没有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历史使命,仍然是一个自在的阶级,但是它终究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和领导力量,它的发展为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社会基础。

  (三)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民主之路,中国人民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倒行逆施相呼应,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读经的逆流;从西方学来的多党制、议会制,成为各派军阀、官僚、政客借以争权夺利的工具;1915年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再次记录下中国的奇耻大辱;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成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各自割据一方,并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为背景,相互之间展开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使国家陷于长期的分裂和动乱之中。

  旧的道路已被证明在中国行不通,必须寻求新的出路。于是,中国的先进分子从消沉、苦闷和彷徨中走出来,再次在心中燃起热切的期待,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在孕育之中。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杂志,犹如黑夜中的一道闪电,掀起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正是新的革命风暴到来的前奏。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地改造国民性。他们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为主要思想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通过批判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冲破了遏制新思想的罗网,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机勃勃的、革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民主和科学。当封建主义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场革命由于发生在与中国同样是封建压迫严重、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对深受封建压迫和贫穷落后之苦的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表明“物质文明不高,不能阻止社会主义之进行”。这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倾向于社会主义,同时也推动了他们去认真了解和研究指导十月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十月革命中,俄国工农大众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和所取得的成功,更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给他们带来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开始涌入中国。经过反复探求,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李大钊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他在1918年著文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四)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的爆发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程度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沉重打击了以北洋军阀政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造成了一种不可抗拒的革命形势,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姿态,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新旧两个阶段的界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五四运动最初是爱国学生的游行示威运动,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一度转为低潮。从1919年6月5日起,上海工人率先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运动,参加人数达六七万。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如星火燎原般蔓延全国20多个省区100多座城市,这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突破了青年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进一步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以实现。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创办刊物,编辑书籍,组织进步团体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仅在五四运动后的一年中,就出现400多种刊物。在各种学说竞起争鸣的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的道路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在社会主义思想潮流中,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也开始出版,《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中文译本也问世了。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在五四运动中,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重新认识了工人阶级,并把这种认识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五四运动之后他们开始“往民间去”,到工人中办学校、办工会,投身到工人运动中。马列主义通过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逐步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这些人后来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5月1日,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了由共产主义者组织的我国第一次群众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北京还出现了要把土地、工厂收归劳动者所有的传单。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和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之后,中国的先进分子进一步深入工人群众中间,为工人办事,创办劳动补习学校,组织工人联合会,出版各种以工人为对象的刊物,向工人进行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指导工人群众的革命斗争。这些活动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并同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起来,建立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初步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的一大)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国内各地及旅日早期党组织的代表李达、李汉俊、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还有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由张国焘主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大会,并热情致词。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7月30日晚,会场突然遭到暗探的侦察和法租界巡捕的搜查,被迫休会,代表们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完成了大会的全部议程。

  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第三国际。党纲明确提出,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党纲还包含属于党章性质的一些条文,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并对开展工人运动的组织和宣传等工作作了具体规定。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有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革命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作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是走在中国社会发展前列的先进政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开始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1946年6月,中共中央正式确定“七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

  (二)中国共产党的初步发展(党的二大)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195名党员。大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分析了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即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大会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号召全国的工人、农民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同时联合全国的一切革命党派,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和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民主的政治的独立国家。大会通过了《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和《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党章,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大会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关于“工会与共产党”的决议案》、《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和《关于少年运动的决议案》等。大会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被推选为委员长。

  中国共产党的二大后,党集中力量从事工人运动,领导了香港海员罢工、京汉铁路大罢工等工人运动,迅速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从而为中国各族人民指明了现阶段革命斗争的任务和方向。

  想了解更多先进性教育网的资讯,请访问: 先进性教育

本文来源://www.suckincock.com/a/3134088.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