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频道为大家提供2018天津高考同题作文及范文:气度,一起来看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天津高考同题作文及范文:气度
2018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分)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同题作文:
气度
“气度”是指一个人的气魄和风度。我们在正确地评价一个人时,不是单单看他的外表,更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气度。如果说容颜漂亮是酒,那么气质风韵就是茶。酒的甘醇在饮,提神气爽,浓烈而短暂,挥发的是漂浮昏沉。茶的馨香在品,沁人心脾,幽淡且漫长,回味的是醒神舒畅。
古今伟人、名人由于气度非凡做成大事的例子很多,同时由于缺乏气度导致失败的例子也不少。如三国时期蜀国开国皇帝刘备,因其气度非凡,有战略思维和规划能力,虽身在汉中,但心系全国,每日想着一统江山,光复汉室。终于靠治国能臣诸葛亮及“五虎上将”在晚年建立蜀国,得成三足鼎立之势。还有隋炀帝杨广虽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但在做皇帝前也算得上是一员猛将,有胆有谋,是他亲率大军灭了南方的陈国,结束了中国南北朝分裂长达数百年的局面。但他喜欢的南朝皇帝的宠妃被他手下的大将高颎杀了,高颎还提着张贵妃的人头来向杨广汇报,说南朝要是没有这个女人祸国殃民不会这么快就灭亡,把杨广当时就气得七窍生烟。后来杨广当了皇帝,最先做的事儿就是找个理由把高颎杀了,结果为了一个别国的妃子而自毁长城。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的气度非凡。其它不说,就从他写的两首词《沁园春 长沙》、《沁园春 雪》就可看到伟人胸怀。词中的“万山”、“层林”、“谩江”、“百舸”、“万类霜天”和“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等等,从所选择意象的气势上看出毛泽东的伟人气度: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中流露出雄视天下的气魄;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指出封建统治者缺少文治的弱点。读毛泽东的诗词,感受到的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伟人胸怀和宽广气度。
上述事例可充分证明,气度就有这么大的功效,它可以令山河动容,敌人胆寒,可以使你心想事成,马到成功。正是有了如此不凡的气度,唐朝李世民成为真正的开国之君,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被唐王朝尊称为“天可汗”;也正是有了如此不凡的气度,毛泽东缔造了新中国,是人民当之无愧的领袖,他的光荣和伟大,他的英勇和胜利,将永垂青史。
有人说,气度是一种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特质,比方像胸襟、雍容大度就是形容这种特质。我想,气度包含了正直、无私、谦虚,而且是待人宽厚、懂得尊重、愿意听不同的意见等。能做到这一点,要靠平时自身的修养锻炼。自觉做到谦逊好学,懂得渊博的知识对人的气度至关重要。知识可以放宽眼界,开拓心胸。知识可以转化和调和情绪,渊博可以让人达到“自然”与“人为”相通和统一,那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有了这般境界,就能在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年代,以宁静的心情面对复杂的生活世界,以安静的心态应对外界的嘈杂,以平和的心境处理世态的变迁,能凝神静气地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人生在世,固然有很多不得已的生活琐事烦恼,正如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我们应该相信一个有理想、有气度的人时刻都会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为凡尘俗事困扰。我虽不奢望能流传千古,但也希望能雁过留痕,活一个有气度的人生。
【文题解析】
2018年的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导考生对成才成器、国之重器等进行深入思考,启迪考生争做大国栋梁,落实高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天津卷作文题传统文化和语文味道都很浓厚,考题巧妙的结合不同词语,从“器”的不同面向来展示不同的认知角度,从中可以探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可以阐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故事或者道理,还可以谈到胸怀、责任等等,其背后更深的哲学背景就是“物与人”。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浸润在自己的文化之中,而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是如何思考物与人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待“物”的态度凝聚在各种词语之中,当青年人开始自觉的从自身的体验来考察这些态度时,就走在了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了。
考题的难点在于考生能否通透的识别这一“物与人”的关系,把自己的切实经历或者思考过程生动的展现出来。对于材料作文,首先要选择立意的角度,明确立意;然后再进行构思。
【题外话】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 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来源:搜狐自媒体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高考作文题目 | 高考作文押题 | 高考作文预测 | 高考作文素材 | 高考英语作文 |
高考记叙文 | 高考议论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作文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