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形式的半真半假类型题目让人抓狂,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判断推理:合理假设 助你解决行测“半真半假”题,一起来看看吧!
行测判断推理:合理假设 助你解决行测“半真半假”题
在最近几年的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朴素逻辑题目日渐成为逻辑判断当中的重难点,而变形式的半真半假类型题目又是最让人头疼的。以往的半真半假题目,我们只需要找到矛盾即可,但是变形式的半真半假是很难找到矛盾点的。对于考公务员的小伙伴来说,这确实是难点,但这也是一个拉开分差的好机会。而半真半假题目,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用假设法以及矛盾思维去解决,但是这个假设必须是合理的,那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道题目,让大家感受一下半真半假类型题目其实也是很简单的。
【例题】
三人在一起猜测晚会节日的顺序。
甲说:“一班第一个出场,二班第三个出场。”
乙说:“三班第一个出场,四班第四个出场。”
丙说:“四班第二个出场,一班第三个出场。”
结果公布后,发现他们的预测都只对了一半。
由以上可以推出,节目的正确出厂顺序是:
A.四班第一,三班第二,一班第三,二班第四
B.二班第一,一班第二,三班第三,四班第四
C. 三班第一,四班第二,二班第三,一班第四
D.一班第一,二班第二,四班第三,三班第四
【思维解析】:三句话当中,预测都只对了一半,我们以往的思维是把语句归类,找到2真1假和2假1真,可是这道题目很难找到所谓的2真1假和2假1真。而且题干信息这么复杂,那么我们何不换一种思路,直接去找题干当中的矛盾点。在这个题目中,“一”和“三”出现最多,我们知道,当信息出现最多的时候,也是我们能找到突破口的方式之一。那我们就以这个点作为突破,把“一”和“三”联系起来去看题。丙说:“一班第三个出场”,若这句话为真,你会发现,甲说“一班第一个出场”就为假话了(一个班只会有一个出场顺序),同理,甲说:“二班第三个出场”,也是假话。那么我们再去回顾题干,每个人一半真话,一半假话,可这时的甲全是假话了,明显与题干冲突,所以,丙说:“一班第三个出场”必为假话,那么“四班第二个出场”即为真话(利用一半真一半假的思维)。同理,乙说:“四班第四个出场”即为假话,则“三班第一个出场”即为真话。再往下推,甲说:“一班第一个出场”即为假话,推出“二班第三个出场”即为真话。这时,根据题干得知的正确出场顺序就有了,即“三班第一个出场”,“四班第二个出场”,“二班第三个出场”。那么推出“一班第四个出场”。答案即C。
小编认为,在这类型题目中,我们使用的是矛盾加假设,思维还是很常规的,关键在于找到那个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即“一”和“三”的关系,其他类似题目也是同理。
行测判断推理:利用“矛盾”辨真假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当中有一种题型非常抓取眼球,那就是在题目中有人讲真话、有人讲假话。这就使得很多同学摸不清头脑,找不着头绪。这难道仅仅是一道脑筋急转弯吗?除了单纯考查同学们够不够聪明以外,主要还要从《逻辑学》的角度进行解题。换言之,即便有同学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也大可不必着急,我们可以用小小的技巧将这类题一并拿下。这就是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解题方法——利用矛盾解真假话问题。
一、例题展示
一件盗窃刑事案件中,警方抓获了甲、乙、丙、丁四名犯罪嫌疑人,对他们进行质问,他们是这样说的:
甲:是乙作的案
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
丙:丁是案犯
丁:不是我作的案
四句话只有一句是谎言,如果以上为真,则: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丙
B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乙
C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乙和丁
D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乙
【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共有四个人参与对话,根据问法能确定有一句为谎言,意为有三句话为真话。
第二步:确定假话所在的范围。观察对话,丙、丁两人的话都围绕“丁”展开。关于丁是不是罪犯的问题,无非就只有两种情况,要么他是罪犯,要么他不是罪犯。不可能同时存在他既是罪犯又不是罪犯的情况。说明丙说的“丁是案犯”和丁说的“丁不是案犯”必须有一句是真话,有一句是假话。确定假话出自丙或丁两人之中。
第三步:分析其他条件。既然一句假话的范围已经锁定,那么甲乙两人说的都是真话,即是乙做的案,并且是乙和丁一起做的案。此时已经能确定选项C。
第四步:确定假话。乙和丁都是罪犯,丁却说自己不是罪犯,说明丁说了假话,其他三人为真话。答案选C。
【总结】回顾一下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当我们通过问法能确定一道题为真假话问题时,就可以去锁定一句真话或假话所在的范围。根据本题,“丁是罪犯”和“丁不是罪犯”不可能同时为真,我们将其称之为矛盾。在今后的真假话解题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利用找矛盾的思路。第一步是找矛盾,此时只能确定这一对矛盾中必有一真一假,并不能确定谁真谁假;第二步绕开矛盾看看其他条件,根据甲乙两人的话得到确定的信息“乙丁都是案犯”;第三步再回到矛盾中验证,确认丁所说的“丁不是案犯”违背了确定信息。这三步我们可简单记做“一找二绕三回”。
二、实战演练
某公司发生一起贪污案,在对所有可能涉案人员进行排查后,四位审计人员各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人都没有贪污。
乙:张经理没有贪污。
丙: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
丁:有的人没有贪污。
如果四位审计人员中只有一个人断定属实,那么下列哪项是真的?
A.甲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
B.丙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
C.丙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
D.丁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
【解析】根据一找二绕三回,来确定四句话当中的矛盾。那么问题来了,在这道题当中矛盾好像并不是马上能锁定,因此补充一下题外话,题干中的四句话均为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三对矛盾:所有A是B 矛盾 有些A非B
所有A非B 矛盾 有些A是B
某个A是B 矛盾 某个A非B
现在观察题干来寻找矛盾,能够确定甲“所有人都没有贪污”和丙“这些人不都没有贪污(有些人贪污)”为矛盾,两者之间必有一真一假。题中共有一句真话,因此乙和丁为假话,即张经理贪污,所有人都贪污。得出甲是假话,丙为真话。选C。
三、巩固训练
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
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解析】
一找。找矛盾,甲丙为矛盾,其中必有一真一假。
二绕。绕开矛盾看其他。一人讲真话,说明乙丁为假话。那么事实上陈老板纳税了,所有人都纳税了。
三回。回到矛盾中验证。甲说所有人都没纳税为假话,丙说的有些人纳税了为真话。
综上所述,选C。
面对真假话问题,“矛盾”一直都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小编希望同学们能够巧用矛盾解题,不再畏惧真假话问题。最后祝各位考生一举成“公”!
推荐阅读: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行测答题技巧 | 行测题库 | 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