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小暑之后,很快就入伏了,进入“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最闷热的时候,要注意防暑降温!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今年三伏天长达40天 三伏天消暑指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年三伏天长达40天 三伏天消暑指南
什么是三伏?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最潮湿闷热的日子。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
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2022三伏天始末
2022年三伏天从7月16日开始算起,一直到8月24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共10天。
中伏: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共20天。
末伏: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4日,共10天。
今年的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今年的中伏比较特殊,因为从7月26日进中伏,到8月15日进末伏,这期间有20天,意味着在中伏之后还会再闰一个中伏,将中伏的期限延伸到20天。
这种现象俗称“双中伏”或“俩中伏”,大家一定要做好准备!
为什么三伏天最热?
那是因为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
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
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夏九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如何避免高温中暑?中暑了怎么办?
1、 夏季出汗多,补水很关键
高温天气下,往往会大汗淋漓。失水过多会使人头口干舌燥、心情焦虑,还会头晕,增加中暑的风险。所以,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喝水。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建议每天饮水1500~1700ml,炎热的夏季更推荐大家能喝到2000ml。
根据《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2014版)》的推荐。对于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500~1000 mL),并且水温不宜过高。
2、 科学补水怎么喝?
补充水分要少量多次,不要等口渴了再去喝水。建议要小口慢饮,不要“牛饮”,别一次喝太多。
可以选择凉白开以及符合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如果觉得水没有味道实在喝不下去,可以选择喝淡茶水、柠檬水,不要选择甜饮料来代替水哦!因为甜饮料会增加糖和热量的摄入,增加患龋齿和肥胖的风险。
3、 这些水果也别放过
除了直接补充水分,还有一些富含水分的水果也是很不错的补水选择。
比如西瓜、李子、草莓、西柚、木瓜、哈密瓜、甜瓜、库尔勒香梨、苹果梨、雪梨、桃等,这些水果的含水量都在80%以上,其中前7种的含水量高于90%,对补充水分很有帮助。
4、 除了补水还要注意啥?
夏季预防中暑,除了注意补水以外。还得做到以下7点:
①饮食要少油清淡,少吃高脂食物。
②保证充足睡眠,睡觉时不要对着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③尽量穿宽松的衣服,适当涂抹防晒霜。
④避免阳光强烈的中午或午后出行。
⑤尽量待在凉爽的环境里。
⑥不要把婴儿或宠物单独放在车里。
⑦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仁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三伏天防寒
一、避免冷风直吹
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
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
二、护好两个部位
咽喉和后心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
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三、饮食注意少寒凉
尽量少吃冷饮,尤其是孩子。
对于老人、婴幼儿、儿童、孕妇、经期女性、有急性肠胃道疾病、牙病、心血管疾病的人应该少吃或不吃冷饮。
同时吃冷饮时还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吃太多冷饮,避免吃过凉的冷饮,避免吃不新鲜、不卫生、不安全的冷饮等。
那么,三伏天喝热水到底有没有用?要不要坚持喝热水?
首先,夏天喝热水一般适用于那些感冒需要排汗的人,其次,这不符合人们从古至今的饮食习惯,也难以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凉快,而且太热的水也容易对消化道粘膜造成损伤。
总而言之,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在三伏天里适当吃一些冷饮,而不一定要坚持喝热水。当然,还需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正确地吃冷饮。而且,最好养成不依赖冷饮的习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