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在实行新高考政策的两年里都发生了些什么改变?新高考给河南省又带来了些什么变化呢?对河南新高考感兴趣的来和小编一起解读一下吧!下面是出国留学网整理的文章,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2022年高招录取即将结束,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权威解读。
今年,全省高考报名75.32万人,比去年增加11.93万人,为历年最高。除去前期已被高职单招录取的考生,共有52.73万人参加高考统考。
作为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新高考在河北落地已两年,学生、学校感受到哪些新变化?明年,河北将迎来首次实行新课标、新教材下的新高考,又将呈现哪些新趋势?围绕高考综合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问题。
新高考之变——考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志愿填报
拍证件照、办银行卡……这几天,衡水武邑中学毕业生张嘉荣正忙着为自己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做准备。凭借643分的高考成绩,他被复旦大学自然科学试验班录取。
“报志愿时我填的都是理工类专业,一共填了80多个,复旦大学自然科学试验班是我填的第40多个志愿。”张嘉荣说。
新高考招录实行平行志愿批次,采取“专业(类)+学校”的志愿填报模式,普通类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
据省教育考试院统计,在今年的本科批录取工作中,集中填报志愿阶段,考生填报志愿数平均为79个,近一半考生报满了96个志愿。投档时,超八成考生是在前50个志愿内被投出的。
“‘专业(类)+学校’的模式,更体现以考生为本的理念,考生按自己的专业理想自由选择志愿,避免了在原来以学校为单位的填报模式下,可能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类情况。”省教育考试院高招部主任郭文明介绍,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专业,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得到更充分尊重。“从这两年的实际录取结果上看,新的招录模式效果良好,考生满意度得到提高。”
面对96个志愿选择,不少学生、家长显得有些无从下手。对此,省教育考试院开发了“高考志愿填报智能参考系统”,提供高校计划查询、专业选择测试、志愿推荐等服务,并向考生免费开放。
“系统能根据考生分数、选考科目以及考生对城市、学校、专业方面的个人意向等信息,综合考虑考生位次、招生计划、成绩分布等年度变化因素,为考生自动筛选出适合报考的院校及专业供考生参考。”省教育考试院信息管理部主任宋俊山介绍,今年该系统仅在本科批次就有超31万人注册使用,专业选择测试使用次数达52.6万次。
志愿填报方式的改变,只是高考综合改革的一方面。新高考最直观的变化,还是体现在“3+1+2”的选考方式上。
“3”为统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所有考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3+1+2’的模式,一方面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作用,体现了国家选才的目标导向,一方面突出了考生的选择。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选择面。”郭文明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命题和计分方式上,新高考与以往也有差别。命题上,3个统考科目由全国统考,其他选考科目则由我省自主命题。在计算成绩时,统考科目和首选科目计原始成绩,再选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后计入总成绩。
对考生来说,“赋分”又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不少学生、老师坦言,在新高考带来的多种变化中,等级赋分是最难适应的。
“等级赋分,保证了选择不同的再选科目的考生之间,成绩的公平性。”宋俊山解释,4门再选科目因试题难度差异和考生群体不同,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
宋俊山表示,等级赋分既确保不同科目间分数可比,又增加考试的区分度,从保障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角度看,是科学的,“也能避免学生在选科时,抱着投机的目的去选一个所谓简单的科目。”
由考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考其所长;以专业为单位进行志愿填报,录其所愿。新高考的各种实践探索,都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改革最大受益者。
新课堂之变——由重知识重理论向重实践重应用转变,由重教向重学、思、行转变
新高考带来新课堂。这几年,高中学校的日常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变化。
新高考出现了12种科目组合,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等模式应运而生。学生们原来是到固定的教室学习,被纳入固定的班级管理,现在则可能需要在行政班和不同教学班间进行走班。这种变化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学校的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新要求。
记者采访发现,经过初期的实践探索,我省的高中学校很快适应了选课走班这一形式上的变化,能合理设置课程,有序组织教学。但对于新高考给教学内容上带来的改变,学校、教师们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仍在不断探索。
利用暑假时间,魏县一中地理教师蒋晓静抓紧为新学期备课。
“两年新高考,命题方式和以往相比变化非常大,题目活了新了,所以我们日常的教学也要跟着变。”蒋晓静举例说,“比如讲‘土壤的形成过程’,原来我们只需要把知识点让学生背过,但现在就要考虑怎么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我找出了一些外出旅游时拍摄的景区照片,打算结合实际体验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
新高考适当增加了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创新性试题的比重,适度改变了传统的出题方式,创新设问角度和形式,令蒋晓静等一线教师感受颇深。“有老师总结,现在的高考是‘非情境不命题’。”
对此,省教育考试院命题一部主任付玉旺回应:“高考综合改革在考试内容上要求创新试题情境,增加试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选取命题素材时,会注重联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社会发展实践,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比如,地理科目,2021年的“大漠天池研学旅行”试题,以兴趣小组考察阿拉善大漠天池创设生活实践情境,要求考生进行研学旅游活动方案设计。2022年的“太行山科学考察”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真实自然环境中的水文、地貌等要素,将安全研学、资源保护、科学精神等传递给考生。
“两组试题都取材于真实的实践场景,实现了对学生理解与辨析能力、归纳与论证能力和探究与创新能力的全面考查,能引导学生提升学科素养。”付玉旺介绍,从这两年的阅卷实践上看,考生模板化、套路化的答题方式已显著减少,答题时的思维逻辑性有所增强。
高考命题对教育教学实践发挥着“指挥棒”的引导作用。新高考落地两年,正逐步扭转基础教育多年形成的应试化模式。
“原来老师们备课写教案,主要是罗列知识点、写具体题目的解题过程,但现在进行教学设计,则要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围绕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衡水武邑中学教务处主任曹月峰说,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后,该校进行了相应的课堂改革,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模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配合高考综合改革,我省同步推进普通高中教学和课程改革,自2020年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起,开始使用新教材,执行新课标。
今年是隆化一中语文教师刘芳工作的第6年。“我带过两届学生,一届是旧教材旧高考,一届是旧教材新高考,下个学期又面临新教材新高考。这几年,我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变化。”刘芳说。
“原来是老师‘满堂灌’,一堂课,老师一个人能讲满45分钟,但现在老师可能只讲20分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刘芳表示,受新高考影响,课堂上的“教”“学”地位已经发生了转换,新教材又更强调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主题教学,强化学生主体,这就需要教师相应地调整教学理念和方法。
新教材,是否会给新高考再次带来新变化?
“高考综合改革强调育人功能,命题工作始终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付玉旺表示,省教育考试院将继续以命题为抓手,逐步引导教育回归本质,引导教学更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由重知识重理论向重实践重应用转变,由重教向重学、思、行转变。
新方向之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确定生涯规划
临近9月,又一个新学年即将开启。在石家庄二中发放给高一新生的录取通知书上,除了常规的基本信息,还特别有一项“职业规划”的内容,需要学生填写自己的目标职业。
“我们的感受是,高考综合改革强调的不只是高中这三年的学习,而是对学生整体人生规划的引导,这是基础教育的新方向。”石家庄二中副校长宋泽亮认为,高中阶段是学生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高考综合改革除了涉及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也包括生活指导和生涯指导,十分有意义。
“以前高考的志愿,好多学生是由家长代填,甚至有时学生被调剂到一个陌生的专业,被录取了,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学什么干什么。现在这样的现象就要减少了,从准备选科开始,就要让学生思考大学学什么、以后干什么。”宋泽亮说。
自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已在三届学生中实施选课走班。
“刚开始把选课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们感觉很新鲜,但认识不足、目的性不强。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比物理要简单,就一股脑地去学历史,且学生们的选择也很分散。2021届第一次进行选课走班,我校12种组合都有学生选,开设了全部12种组合的课程。但具体学起来,一些学科素养差距较大的科目,学习方式、思维方法离得太远,学生学得很吃力,又会再调整。”宋泽亮介绍,该校2022届学生进行选课时,组合方式为10种,2023届为9种。
石家庄二中的情况并非特例。衡水武邑中学2021届共选出了6种科目组合,物理、历史科目组合各3种,学生人数接近一比一。2022届设置了4种组合课程,物理与历史的人数比例约为三比二。
学生的选科趋势在发生变化,难免有新生家长疑惑,选科到底该怎么选,哪种选法最“保值”?
石家庄二中毕业生赵丁烁也有过这种纠结。“我在地理和化学间犹豫过,很多人觉得地理更易学,但我还是按目标专业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选了‘物化生’组合。”赵丁烁从小对飞机感兴趣,高二时参加学校的“院士讲堂”活动,南方科技大学一名院士对航天领域的讲解令他印象深刻。“那以后我就决定,要从事航天领域的工作。”有了明确的生涯规划,赵丁烁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今年高考,他如愿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电子信息类专业录取。
“我们现在不仅是任课教师,也是学生的生涯规划师。学校要求我们将对学生的生涯指导上升到育人的高度来重视。”赵丁烁的班主任、石家庄二中教师翟欢介绍,学校不断创新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已形成包括校园大学节、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等系列特色品牌,引导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系统思考人生、规划人生。
“新高考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志向、兴趣、特长,确定自己的生涯规划。面对选科、志愿填报等方面的新变化,还是要回归到学生的兴趣特长、个人理想上,并与高校的专业要求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郭文明建议。
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院长范国珍表示,本轮高考综合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国家在教育领域实施的最全面、最系统的顶层设计,“改革已在河北平稳落地,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以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培养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制度。”(河北日报记者 常方圆)
相关
高职单招, 另一条成才之路
在高考综合改革中,以高职单招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和普通高考一起,共同构成了我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高职单招,即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与普通高考相对分离,在普通高考之前完成。开展高职单招,是实施“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招生改革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省高职单招录取人数连年上升——2018年9.4万人,2019年12.12万人,2020年15.31万人,2021年16.15万人。目前,高职单招已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渠道,招生计划比例达到高职专科总计划的70%。今年,我省高职单招录取人数增至17.33万人。
高考综合改革实施以来,我省着眼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争取国家及北京、天津等有关部门支持,扩大了京津高校在河北高职单招的招生规模,2021年录取1691人,2022年录取2490人。
在职业教育越来越“热”的背景下,高职单招,无疑为学生提供了另一条成才之路。
隆化一中毕业生张岩,2015年通过高职单招考入渤海理工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完成3年的学习毕业后,张岩做过汽车销售,也创业干过餐饮,现在进入承德一家国企任职内勤岗位。“高职单招不仅让我学会了一技之长,还让我有了一个被认可的全日制大专学历,给我的就业提供了多种可能。”张岩说。
高职单招考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培养方向。750分的总分中,文化素质占300分,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每科150分;职业技能占450分,考试可采取专业基础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或面试等方式进行。投档录取,按普通高中学生和中职学校学生分列计划、分别排序录取。
“高职单招一方面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更多优质生源,一方面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多元发展的选项。”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张福仁表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为“人人成才、人人出彩”提供了更多可能。“近几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高职单招等有关‘职教高考’制度的改革实践,正在显现其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作用。”
推荐阅读:
河南高考语文试题 | 河南高考数学试题 | 河南高考英语试题 | 河南高考理综试题 | 河南高考文综试题 |
河南高考语文答案 | 河南高考数学答案 | 河南高考英语答案 | 河南高考理综答案 | 河南高考文综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