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专题“教案教学反思”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同样是教师,如果快人一步,就会成为优秀的老师,在教学前把教案写好对于每个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教案点明了教学目标,即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如何写出有意义的教案呢?考虑到你的需要,栏目小编特地编辑了“教案教学反思”,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案教学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揭示课题。
2、欣赏课文动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松鼠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简要的说一下。
3、检察读课文:
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4、教师对词语的读法做以指导。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找出描写松鼠外形的内容读一读。
⑵出示课件:(要求学生完成课件中的填空。)
松鼠__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__的小眼睛,身上__的毛__得好像擦过油。一条__的大尾巴总是__,显得格外__。这段话按照从__到__的顺序,写出了松鼠的__。
⑶教师小结:
这段话采用先总后分的形式,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介绍了动物的外形,同学们要记住这种写作手法。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指名读把松鼠的机灵读出来。
⑶师生评价朗读,并相机进行指导。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默读这一自然段。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⑶同桌互说:
用“先……再……然后……最后”造句。
4、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这段中的三个“它们”。
⑵小组讨论:
最后一段中三个“它们”各指代什么?
四、总结全文,丰富感受
1、分组表演松鼠的生活习性:
(活动、吃、住)
2、小记者到小组内采访松鼠的活动以及吃、住情况。
板书设计
外形美丽可爱
松鼠生活习性活动机灵讨人喜欢
住聪明
吃有趣
教案教学反思(篇2)
教学内容
《社戏》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
教学设想
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新课程强调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我在《社戏》一课的授课过程中作了具体尝试。
童年对许多人来讲都是快乐美好的。在成人以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或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因为那是一段具有童年魅力的永生难忘的生活体验。即使是鲁迅先生这样的斗士,在回忆起童年往事时,笔调也是温馨的,感情也是留恋的。《社戏》这篇小说通过对“我”和小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文章景物描写优美,人物个性鲜明,语言流畅生动。正因为本文具备了文学作品经典篇章的特点,所以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根据这一特点另行作了调整,将落脚点放在了“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欣赏文学作品”上,来培养学生对作品、作家和对生活的体验、赏析、感悟的能力,以此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在教学过程设计及学习方式确定上,我以文中的“夏夜行船”这一精彩段落为切入点,着重突出: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分析、自己品味、自己质疑,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归纳出赏析文学作品的技巧方法,懂得“赏什么”、“怎样赏”,进而达到举一反三、自己阅读其他文学作品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看小说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从自己喜欢的任意角度进行回答,老师全部予以肯定。
师:你想不想在阅读所有的小说时,不仅能看出“热闹”来,还能看出“门道”来?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来一同研究一下赏析小说的方法。
板书课题,出示带有鲁迅先生和平桥村照片的课件。
二、整体指导
1、通过提问小说三要素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写小说三要素缺一不可,赏小说同样要注意三要素,让学生先明确欣赏的整体途径。
2、通过让学生回忆小说情节的四部分,引出本课欣赏的切入点—夏夜行船部分。
出示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图片课件。
三、具体探究
1、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进入情境并要求划出:
⑴集中写人物和环境的文字。
⑵你认为精彩或有疑问的句子。
2、合作学习:
在组长的组织下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精彩推荐”要求分析出精彩点来,“质疑问难”要求提问具体。
3、集体交流:
将小组中仍存有的争议进行提交,并在全班范围内展开大的集体研讨。
4、教师引导:
教师将学生对人物、环境、情节和语言等方面比较零散的分析进行归拢,引导学生自行归纳出分析人物、情节和环境的赏析途径。
⑴引导提示:
师:文章中的人物都有什么个性特点?这些特点是靠什么方法体现出来的?
师:这一部分的情节发展怎样?
师: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作者是通过哪些手法来体现这些特点的?
⑵合作研讨:
各学习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再次进行阅读、讨论和研究。
⑶交流汇总:
赏人物→赏人物性格→赏析对人物的各种描写;
赏情节→赏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赏环境→赏社会环境、赏自然环境(赏景物特征、赏各种感觉、赏具体语言)。
四、课内自主赏析
要求:结合以上提示,自主选择并阅读赏析“戏前波折”、“船头看戏”、“月下归航”中任何一部分。
五、课外合作赏析
1、出示《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拳打部分的课件。
2、让学生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阅读,并确定赏析内容及赏析途径。
3、各组将赏析的收获写成小文章上交。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小结,老师提出自读赏析文学作品的希望。
七、布置作业
选择优秀小说进行赏析并写好文学短评。
板书设计
社戏(夏夜行船)→赏析小说→人物(各种描写→性格感情)、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各种感觉、动静描写),把握景物特点、起到衬托作用。
教学体会
本节课作为文学作品欣赏课,它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对初中生来讲,是符合新课程对学生提高文学修养、陶冶审美情操的要求的。特别是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运用上,针对新课程对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倡导,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教案教学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
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
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
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1、学习一、二句:
①指名读第一句:
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②指名说,老师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③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④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⑤全班读第二句。
⑥看课件师配音说:
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卷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⑦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⑧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⑨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河堤/杨柳/醉/春烟。
⑩全班齐读一二句。
2、学习三、四句:
①指名读。
②老师解释:
“纸鸢”就是指风筝。
③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
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④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⑤男女比赛读。
⑥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
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教案教学反思(篇4)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题
1、以前我们学过一篇《跨过海峡两岸的生命桥》,课文写的是什么?
2、板书:桥,这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根据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
(突遇山洪1~4;疏导撤离5~13;桥塌殉职14~23;祭奠英灵24~27)
三、感受情势危急
1、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2、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汇报交流谈体会:
⑴黎明……像泼,像倒。
⑵山洪咆哮着,像……
⑶近一米高的洪水……跳舞了。
⑷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⑸水渐渐窜上来,放肆……
①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从前后几句描写的情况看,水位在不断上升,灾情在不断加剧,形势越来越紧张、严峻。
(相机指导朗读这几句话,读出形势的紧张突变。)
③这些句子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狞笑”“放肆”等词句让我们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洪水就是魔鬼猛兽,突出了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
(师相机板书:情势危急)
④这些句子,语言都非常简洁,精练,如,“像泼。像倒。”
4、想象体验:
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吗?(引导学生想像体验情势危急)
三、比较中体会
1、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当一百多号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群众和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是怎样做的。
2、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相关句子,品味。
3、交流汇报。
教师相机引导板书:
群众老汉惊慌不说话、盯、像一座山
疯了似的沙哑、喊
跌跌撞撞冷冷
乱哄哄
排队、依次过桥
4、从中你体会到老汉一个是怎样的人?
(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坚定果断、先人后己、无私无畏……)
5、指导有表情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
(要读得干脆、有力,节奏快,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等方式。)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2、写一段话,用上环境描写的手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回顾前文
1、听写词语:
咆哮、惊醒、狞笑、拥戴、乱哄哄、沙哑、依次。
2、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二、思辩“矛盾”之举
1、是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板书:崇高的人格魅力),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当情况越来越危急,洪水已漫到人们的腰际时,又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用心默读第三大段。
2、生自学,说一说段的主要内容。
3、出示学习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4、读议结合,交流汇报,提升认识:
⑴谈体会。要求边谈体会,边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例如:
生:从“冲、揪、骂”这几个动词可以看出老汉对小伙子很凶。
师:你能不能把老汉很凶的态度读出来?
生表情朗读第15自然段,学生展开评议,并在议读、感情朗读中理解、感悟。
⑵学生发现矛盾与疑惑:
①老汉从刚开始恶狠狠的“揪”到最后危难关头又“吼”又“推”,这是矛盾一,为什么?
②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这是矛盾二,为什么?
(冲、揪、骂、凶)(师相机板书:老汉小伙子)(吼、用、力、推)
5、学习第四大段,解开难解之迷:
⑴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是多么充满矛盾,令人费解!请同学们读最后4个自然段,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⑵生默读,谈感想。师相机点拨:
(文章在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个结局太出人意料了,太让人震惊了。老汉太伟大了……)
6、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⑴当你明白老汉和小伙子原来是父子关系时,再回过头来看看父子在木桥前的情景,你们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⑵引诵第三大段。
同学们,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到文章中去,再一起来深情地朗诵第三段,我们就更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教师引读:“老汉是村支书,他一心想挽救群众的性命,他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自己的儿子,骂道──”后边为学生接读,把几个“小伙子”都换读成“儿子”。)
⑶想象:老汉似乎要对儿子喊什么?(板书:喊)
⑷此时的老汉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回答,并有选择地请生上台板书关键词,如“父爱如山”等。)
师小结:是的,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于职守,他是无愧的;做为一个父亲,他和天下父母一样舐犊情深。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他的身上充满着崇高的人格魅力,闪耀着灿烂的人性光辉。
三、总结全文,探究“桥”的含义
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却用“桥”为题?
四、归纳全文的表达特点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表达上很有特点,你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
构思:设置悬念(以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语言:洗练简短(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表达:运用拟人、比喻(增强表现力)
教案教学反思(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阅读文言文
2、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3、激发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文言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狼》(第二则)字词含义
朗读、互考互批、点评
二、导入《狼》第三则
在没有注解的帮助下,学生来做一回注解者。
三、学习《狼》第三则
1、默读短文,圈划出你认为需要注解的字词。
2、借助字典为你所圈划的字词加上注解。
3、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各自加上的注解,综合出一份代表小组集体智慧的注解。
4、小组展示注解成果。可补充或表明不同意见。
5、以不同形式朗读。
6、教师在学生朗读中发现问题,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再朗读。
7、整理原先忽略或注解错的字词。
四、总结阅读方法──借助注解、借助工具书,我们能很好地阅读文言文,能读到很多有意义或很有趣的文言故事
五、扩展阅读
发放《狼》第一则,课外阅读,并思考:蒲松龄为什么要连写三则《狼》?
教师角色定位的再次反思
《狼》一文教后反思
对于初一学生而言,阅读文言文起步不久,能力尚在初级阶段,我个人认为,培养学生阅读文言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文言的方法,应该作为文言教学的主要目标。
因此,在这堂课的前期准备选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文章短小些,故事情节生动些,使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兴趣。而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本着重点突出、知识落实、重在方法指导的思想,把主要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相对独立地阅读文言。
这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想一改过去文言文教学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老套子,贯彻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也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早就了然于胸,但,事实上,在平时具体的教学中,是否真正地把这一理念渗透融入,实在需要静心反思。在这节课的整个磨合中,我意识到,教师跟着学生走还是学生跟着教师跑,我始终在这两者之间徘徊。
学生在运用字典大致理解字词含义之后,我的教学环节设计是质疑,并尽量依靠学生资源互享的原则自行解决。这一环节我虽然不能准确把握学生会提出的问题及思路,但根据经验也大致有个揣测。比如,对行室一词的理解,我依照自己的思考方式,初步判断学生会从上下文去合理揣摩。前两次试讲,也的确如此。我企图把我自己的思考方式传递给学生,我企图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但是,学生不领情,有一个学生偏偏从对行宫的理解迁移到对行室的揣摩。这一思路大大出乎我的意外,我不得不承认,他这一思考方式要比我出色得多。既然如此,那么我又何必苦苦抓着那些事先想套在学生身上的思路不放呢?学生的一次回答,使我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再一次深刻反思。
课改后,我们教师的确注重了学生的质疑,注重了学生的合作、交流,但有几位教师真正地把教学活动指向了学生的问题呢?绕来绕去,往往还是回到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因为教师觉得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通过这一次教学,我更切肤地认识到,学生是具有生命的个体,他们有认知、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有应该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学习是自我实践的过程,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又不断的生成新的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应是学生自主的行为,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点拨引导、提供条件、补充资料、创设氛围。试想:一个婴儿学走路的时候,是父母教会的,还是自己经过无数次的摔倒、体验学会的呢?虽然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但毕竟是他们自我感知的,自我提出的。自己提问题还要靠自己解决,这才回归了教学的主体。在整个痛苦的磨合过程中,我对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和执行趣味性、自主性、扎实性、探索性的统一,既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能自主精读翻译文言文,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规律,探索疑难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今后一个阶段在文言教学上所追求的境界。
教案教学反思(篇6)
教学目的
1、读顺古诗文字,读懂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蕴涵的情感,进行有感情地诵读训练。
2、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置疑解疑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画意入题,激发兴趣
1、谈话:
同学们喜欢春天吗?回忆一下自己在春天里都有哪些活动?你当时的心情怎样?能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2、学生交谈。
3、谈话:
老师这里有一幅关于春天的画,请大家按一定顺序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并说说看了画面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投影出示插图)
4、学生交流。
5、谈话:
清朝诗人高鼎在有一年的春天亲眼目睹了这一画面,并且有感而发作了一首诗,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村居》。
(板书课题)
6、齐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古诗,感知文字
1、请同学们看着画面,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边听边想,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2、学生自己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确,并画出生字多读几遍,然后在小组内检查生字和古诗朗读。
3、小组选派代表全班检查古诗朗读情况并正音。
三、尝试释疑,读懂内容
1、这首古诗的内容比较浅显,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学生回答。
3、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古诗,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料,看看弄懂了哪些词句的意思,并把小组同学学习中共同的难点找出来,全班共同解决。
4、学生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学习结果:
⑴拂:做动作帮助理解。
醉:联系生活经验(喝醉酒的样子)帮助理解。
⑵结合插图及生活经验理解句意。
6、让学生结合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其他同学谈听后感受。
(鼓励学生结合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四、品味诗句,朗读悟情
1、朗读前两句。
抓住“醉”字,对照图画,联系往年见过的春日美景体会那种陶醉的感觉,然后将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指名读。
3、朗读后两句:
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情景和当时的的心情,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去读这两句诗。
自由练读。
指名读。
4、反复练习朗读:
指名读。
生生、师生比赛读。
五、合理想象,还原意境
1、播放音乐,教师根据诗意进行语言描述,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展开想象。
2、说说刚才你在自己的脑海中都看到了些什么?有何感受?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有创新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面对着这迷人的景色,如果你是一位诗人,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学生回答)
4、那就让我们和诗人一起面对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来吟诗一首吧。
学生起立,倒背双手,面对画面吟诵古诗。
六、课外延伸,深化拓展
1、如果你是一位画家,学完这首古诗后,你最想干什么?
(鼓励学生画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想象)
2、古人特别喜欢赞美春天,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春天的优美诗歌。请同学们课下每人搜集两首,练习朗读,准备举行“春天,我爱你”古诗朗诵会。
教案教学反思(篇7)
课型
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⑵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2、过程和方法:
⑴引导学生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
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象在剧本欣赏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
1、理解剧中老人和男孩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
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方法
1、表演法。
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歌曲磁带,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
八、作业:练习册,课后习题二
附板书
枣儿
象征
亲情
故乡
传统
精神家园
……
教案教学反思(篇8)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威信、沉稳、高风亮节、果决、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烘托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在生活中,你一定见过很多桥吧!说说你见过的桥。(生说。)你们说的桥都是实实在在地用各种材料建成的桥,而我们今天要学的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打开课文78页,自由地朗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桥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整体感知
师:你来说说课文中发生的故事。
(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个村民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的事。)
是啊,故事多么感人,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难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三、细学课文
1、找重点句,体会洪水无情:
⑴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故事发生在怎样的情境之下?
⑵交流:
①生读句子,体会句子:
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抓住“像泼”“像倒”,指导学生读出雨水的大、猛。(师评:雨还不够大!雨还没有泼的感觉!雨能再大一点吗?我听出了倾盆大雨,我仿佛看见了瓢泼大雨!)过渡: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语言简洁凝练,又写出了雨水的凶猛。水流如注的雨引起了山洪爆发。
B、直接出示: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引导学生抓住“咆哮”“狂奔”“势不可当”体会山洪的猛烈,让我们来切身体会一下山洪的来势凶猛。(课件展示)指导学生读出洪水的声音大,速度快,来势凶猛。一个组、两个组、一个班形成气势地读。
板书:
山洪:势不可当
⑶过渡:如果我们就住在那个村里,面对这突然袭来的山洪,会怎么做?(生说。)村民们和你们一样,他们(示意生举手。)(板书:惊慌失措)
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指导生理解木桥是唯一的生路(东西南无路可逃)。
⑷讨论:如果,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
(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2、抓重点句,感悟老汉精神:
(师过渡:是的,在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一位老汉已站在木桥前,他是谁?他又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默读7-23自然段。)
⑴默读7~23自然段,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⑵课堂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师:他是谁?(党支部书记)一位怎样的党支部书记?(拥戴)所以他站在木桥前,并没有夺路而逃,他是怎么做的?
①直接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你体会出了什么?(沉着、冷静)
A、老汉嘴上“不说话”,心里却在想怎样使群众能尽快的逃离危险。
B、“他像一座山”说明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很高,像山一样巍峨,牢固,稳重,能给人们安全感和信任感,是一座靠山。你能将清瘦的老汉读成一座山吗?
过渡:人们把生的希望托付给了像山一样的老汉,老汉是怎样指挥的?
⑵出示句子:“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①引导学生体会老汉是怎样喊话的,(虽然声音喊哑了,但喊时声音一定要大。雨在泼,在倒,洪水在咆哮。)你来试试!命令命令的口吻!那么多人都站在大雨中,站在洪水中,等你的指挥,你能喊出来了吗?
②读出喊话时的语气(坚定、果断、命令式)。
③为什么要让党员排在后边呢?
(党员应为人民服务,党员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过渡:由于老汉坚定果决的指挥,一百多号村民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雨仍然在泼,雨仍然在倒。水……
生读水的句子: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情况怎么样?(危急,无数个浪头就像无数舌头,在毫无顾忌的舔人们的腰,人们每分每秒都可能有被洪水吞没。)就在这时,老汉又做出了什么动作?
出示句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A、老汉的动作是──“冲”“揪”“吼”:
(“揪”“吼”说明十分愤怒,“冲”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B、他为什么这么凶?
(党员没有遵守秩序。党员在任何时候都是将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群众。)
老汉揪他出来维护了秩序的井然,可是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把小伙子揪到后面,意味小伙子离生的希望越来越远,而离死亡越来越近。
④老汉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后代,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殉私情,舍己为人)
⑤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⑶木桥──他们唯一的出路已经在发抖,在痛苦地呻吟,这告诉了我们什么?假若此时你就站在他们旁边,你会对他们喊些什么?
⑷过渡:恶魔般的水已经爬上了他们的胸膛,最后只剩下老汉和小伙子,指多名学生读20自然段中的话。老汉把最后生的希望给了小伙子,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
⑸师读21~23,水吞没了木桥,吞没了小伙子,吞没了老汉,剩下的只有肆掠的洪水。
⑹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最后四个自然段。你读完后有什么感受?
⑺老汉可以不用牺牲吗?从哪里看出来?
①就在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他──
②就在木桥前,没腰深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他──
③就在木桥前,没胸膛的水里,老汉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是他──
他就这样一次次地放弃了逃生的希望,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⑻小伙子可以不用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普天之下,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儿女,既然是儿子,可以选择不揪,为什么还要揪?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
不徇私情
四、再读课题,总结全文
师:老汉是一座山,是一座人们的靠山;老汉是一座桥,一座用自己的身躯为老百姓筑起的生命之桥。让我们记住这位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老汉,记住这位我们还不知其姓名的老汉吧!
板书设计
16、桥
洪水老汉村民
(势不可当)(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惊慌失措)
教案教学反思(篇9)
一、课件引入,初步感知
1、课件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雷雨的了解。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想办法识记。
2、同桌互助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玩游戏“采蘑菇”,全班交流识字:你认识了什么字?是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引导学习独立识记有困难的字,共同来采摘“蘑菇”。
4、读读、想想、画画。全班交流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前,哪些自然段写雷雨中,哪些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
5、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段落,纠正丢字、添字和读破词、句的现象。
三、读课文,读中感悟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学生自读、指名读、仿读、小组读),让学生感悟雷雨前的天气变化:乌云很厚很低,一丝风也没有;接着刮起大风,树枝乱摆,蜘蛛逃走;接着又电闪雷鸣。说说雷雨前的景象。
2、再次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或课件,引导观察,细读感悟雷雨中的天气变化:雨下起来→雨越下越大→雨渐渐变小。先按自然段读,体会句中的意思,再连起来读出雨中的变化。说说雷雨中的景象。
3、展示课文第二幅插图或课件,引导想象:这时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你有怎样的感觉?练习读出雷雨后清新、洁净、充满生机的美。说说雷雨后的景象。
四、趣味练习,引导积累运用
1、“小猴学样”。黑沉沉绿油油红艳艳
2、读读说说:
闪电越来越亮。
雷声越来越响。
雨越下越大。
越……越……
五、课后延伸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课文为什么先写闪电,后写雷声?
2、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教案教学反思(篇10)
教学目标
1、明确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内容。
2、学会用细腻的外貌、动作、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朗读品味作者感人至深的语言,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文章感人至深的原因。
2、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
预习课文(早读课朗读),积累字词,查找相关资料。
2、教师:
了解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和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朗读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
本文的标题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东西──蜡烛,谁能告诉我蜡烛有何作用?
师:蜡烛的最大作用就是照明,然而在本文中它又被赋予了什么意义呢?
二、介绍相关背景资料
请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1、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2、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朗读课文(默读),理清这篇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四、品读课文,理解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齐读。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揣摩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练笔。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细读文章中的这段话,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引导学生从老妇人对苏联红军战士的崇敬与热爱以及对失去战士的悲痛心情等来描写。)
如:
⑴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⑵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老妇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做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⑶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3、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⑴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交代蜡烛的来历,表明这支蜡烛的珍贵,有着特殊的意义。表明老妇人的至情至爱。
⑵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这里提到围巾的颜色“黑色”,暗示战争的残酷,表明老妇人对失去苏联红军战士的悲痛之情。
⑶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改写“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原句渲染了战火纷飞,突出了蜡烛的珍贵,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南斯拉夫母亲苏联红军为亲人,她的恨与爱是那样深沉。改句过于平淡,表达效果显然不够。
⑷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这句话的含义是?)
这个抒情诗般的结尾,深情赞美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4、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是一个十分勇敢、不顾生死,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不畏法西斯恶势力的人。
⑴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⑵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⑶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不顾生死。
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⑷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五、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探讨这篇文章的感人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朗读,找出文中感人的片段,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交流活动。
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在法西斯强盗的铁蹄下饱受苦难,她的房屋被炮火轰毁,他的男人死去,他视苏联红军为亲人,他的爱与恨是那样深沉。
师: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妇人对这位牺牲了的红军战士的情感是怎样的?
师:这篇文章如此感人,这种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题材感人,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感人因素进行了着力描写。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师归纳小结。
归纳: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结婚蜡烛,悼念烈士。
六、问题探究
1、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⑴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⑵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⑶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文中几次提到“德国人的炮火轰响”?有什么作用?
五次,表现出法西斯的残酷和老妇人的勇敢。
七、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八、布置作业
教案教学反思(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各自的特点;
2、通过鲁迅的生平,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
3、理解本文一些深奥难懂语句的深层含义;
4、比较阅读《江南无雪》和莫泊桑的《雪夜》。
教学重难点
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探究他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态度。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学生回忆鲁迅的作品及我们已经学过的鲁迅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的附文,说说你对这篇课文不懂和搞不清楚地地方还有哪些?
三、文本探究
1、请大家找一下关于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2、课文题目是雪,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为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
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更喜欢朔方的雪)
3、鲁迅是怎样描写江南的雪的?江南的雪具有怎样的特点?
朗读课文1~3段。
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在博识的人们眼中,它是单调的。
然后对比着引出有着丰富多彩之美的,是江南的雪:
⑴它有着一个色彩斑斓的环境,各色各样的花在雪野中生长,“许多蜜蜂忙碌”,又不禁让人联想,“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⑵江南的雪还和孩子们的快乐联系在一起,雪天虽然将孩子们的手冻得通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的游戏。
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渗透了作者脉脉的温情,“洁白”、“明艳”、“闪闪生光”这些形象词语融进了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也是在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去描绘令人欣喜的场景。江南的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生命。
⑶第三段,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可是到了第二天,“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时间让美消褪;“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美似乎染上了一些不和谐的色彩。
4、鲁迅又是怎样来描写朔方的雪?朔方的雪又句怎样的特点?
朗读课文4~6段。
第四段,“朔方的雪”出场了。它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在孤独寂寞之中,北方的雪谱写了一曲最为动人的乐章:“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继续文本探究和研读
1、鲁迅对两种雪的态度怎样?(较难)
从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眼中,这种美未经琢磨,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鲁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在文章中,北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正是这种精神最为形象的体现。
(资料佐证:鲁迅在一篇文章中说道:“站在沙漠上,看看飞砂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的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摸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
在奋飞之际,北方的雪似乎也有点儿振臂一呼却应者寥寥的寂寞。但正是这种寂寞,更凸现出坚守自身的可贵。这也正是鲁迅不同于一般作家的地方:甘于不被理解,义无返顾,决意向死而生,“从无所希望中得救”。
2、联系鲁迅的生平,探究他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态度?(难点)
鲁迅之所以要呼唤自然本性的野性与爱,正是为了给人间的现实战斗注入生命的活力。因此,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
3、你觉得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
二、关键语句的品味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成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气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气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江南的雪蕴育着的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它还被表现成死掉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四、带领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五、对比阅读
江南无雪
我居住的江南小城,一年里四季分明。立春过后,一场如酥的细雨刚下过,冬眠的小草开始露出碧绿的媚眼;夏天,赤日炎炎,有高大的梧桐树撑起遮阳的绿阴;立秋之后,一场秋雨一场凉,那梧桐叶先是泛黄,再成古铜色,然后一片一片地飘落,冬天很快就要到了。
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关于寒冷与飘雪的记忆。
冬至一过,凛冽的北风一日紧似一日。向晚,暮色越来越重了,街上除了少数几家摊店尚在营业以外,平常人家都早早关上了房门。肆虐的寒风被我关在门外,却从日晒雨淋的祖居老屋开裂后的木板缝隙里钻进来,依然呼呼作响寒气袭人。这时父亲就会买回几张白色的道林纸,裁成一条一条,调好了浆糊,让我帮忙着一起把能够封死的缝隙都粘上了纸条,准备过冬了。可是,家里没有酒,没有烧着木炭跳动着温暖光焰的火盆,当然也没有一种闲情而围炉夜话──那简直是冬日里的一种奢侈。
有时,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摄氏)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那雪,果如所料,说下就下了。不一会儿,先是“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像音乐家灵巧的两手轻轻地划过琴键,叮叮咚咚,动听!上初中时读过一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能背诵,说是“冬宜密雪,有碎玉声”,拟物状态,觉得妥帖。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现在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如果真的下雪了,“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只能眼见而听不见声音的。所以那时的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因为雪地雪景总是孩子欢乐的天堂。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只是我无法以藏在黑夜阁楼的心情而全部地领受的。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和在我耳边的哝哝絮语──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在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
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我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即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在那洁白的棉被底下,却隐藏着春天的消息,隐藏着农家的喜悦,也记录着我和伙伴们在那上边打滚的昨天……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淡漠到了生活中没有雪的日子也没有往心里想过。可是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当然也向往“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鲁迅《雪》)还要用皂珠或龙眼核给他做眼珠,还要从母亲的化装奁中偷来唇膏涂在他的嘴上……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曾经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江南凝云而且灰暗的天空下,已经多年没有雪。如果,“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雪,也是孩子们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个经历。后来,孩子又问:“爸爸,冬天怎么不下雪了?”
“冬天怎么不下雪了?”──我怎么回答?那年冬天,我去四季如春的昆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竟纷纷扬扬下起大雪了,冻得毫无准备的我们只好躲在宾馆的空调房里,站在玻璃窗前欣赏“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雪景。本该有雪的地方没雪了,不该有雪的地方却下雪了,你说,老天怪不?
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我怎么回答?大气污染?森林减少?冰山融化?地球趋暖?四季不再分明?“厄尔尼诺”现象?我回答不上。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但是,我也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如果还有兴致,明早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什么时候,我们还能见到飘雪的日子?不是在回忆中,不是在梦中,而是凌晨推门,眼前一亮:银世界,玉乾坤,天与地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