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的省考考试报名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有部分地区已经开通了考试报名的通道,请各位考生抓紧时间进行考试报名,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备考,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及参考答案”,可供各位考生参考。
2023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1.落实生态文明 构建美丽中国
给定资料:
从推动达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从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到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国一直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砥砺前行,筑起了一道道保护家园的“绿色长城”,创造了一个个“荒漠变绿洲”的绿色传奇。在提前两年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的基础上,主席这次又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富有雄心的重大宣示,既表明了中国全力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坚定意志,也彰显了中国愿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新贡献的明确态度,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书写一篇文章。(10分)
要求:
(1)主题清晰,逻辑通顺;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主席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富有雄心的重大宣示,既表明了中国全力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坚定意志,也彰显了中国愿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新贡献的明确态度,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是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可以说让生态文明建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保障,可以得到世界共识。
以生态文明建设之“笔”,绘新发展理念之“图”。我们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到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国一直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砥砺前行,筑起了一道道保护家园的“绿色长城”,创造了一个个“荒漠变绿洲”的绿色传奇。其中展现的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同时也为新的发展理念指明了方向,不仅可以助推绿色可持续发展也为世界碳中和理念起到良好表率,更为世界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可以说新的发展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奠基石”。
以生态文明建设之“石”,奠新发展方式之“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我们经历了从乱采滥伐到封山育林、从肆意破坏到主动保护、从高能耗高污染到绿色持续发展……无数的经历都在传递改变生态环境意义所在。诸多的变化根源就在于我们绿色经济环保先行的理念,以及坚实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的初衷。改变对生态的态度不仅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野生物种以及帮助人们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因此要想生态文明建设长远,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以生态文明建设之“水”,润加大治理能力之“田”。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培育疫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试想一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没有治理能力的投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想必会是一个口号响亮但没有实际效果的场景,如果变成现实必将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推进,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和世界命运体的构建;为了避免这样的场景发生必须在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始终坚持治理能力的持续投入,让治理成为一把利剑,斩断损害生态文明进步的绊脚石。因此治理能力的提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生态文明建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保障,必须多方面着手。只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融入新发展理念,才能更好践行绿色发展、只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助推绿色经济、只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升治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守护绿色红线。相信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未来必将建成美丽中国,引领世界绿色经济导向。
2.立足基层 固本浚源
给定资料: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基层不牢、地动山摇。总书记在甘肃调研时指出:“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前行、提高本领。”基层虽苦,但同时也是最锻炼人的地方。
“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总书记的这句话,形象生动、温暖人心、催人奋进,立刻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只有立足于基层,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作答要求: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请你从对这句话引发的思考,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立足基层 固本浚源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基层作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关键所在,承担着国家与人民沟通的桥梁。但基层工作繁重复杂,面临着各种表格的文山会海、面对着疫情中群众的不理解、感受着基层艰苦之下的心理落差……越来越多基层干部想要逃离。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只有立足基层,才能推动党和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扎根基层,实现工作价值、绘就精彩人生。 “农村广阔天地,农村大有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孙娟将青春奉献给了岩山村,更实现了人生价值。初到岩山村之时,村民不禁风凉的说到;“一个女娃娃能干啥”,而孙娟时刻将脱贫致富放在心中,她挨家挨户了解村内情况,又与工作组同事先后办了技能培训班、开设引水入村工程,帮助村民销售因疫情受影响的年猪…村民被她的实干精神所打动,风凉话也销声匿迹了。作为80后,孙娟的梦想在一点点实现,带领村民致富的信心也变得更强。年轻人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扎根基层,砥砺前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
服务基层,增强群众信任、打造服务政府。基层承载的不仅是国富民强的家国情怀,还有群众对更方便、更先进、更美好生活的期待。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离不开基层干部的奋斗,离不开基层工作的提升,更离不开服务型政府的改革。只有政府立足基层、立足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做到“民之所忧,我必思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才能真正增强百姓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
治理基层,斩断利益链条、建设法治社会。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讲述的不仅有我们老百姓吃一碗炸酱面的“底层人民生活艰辛”,又有高档酒的“上层富贵生活”的刻画,既有每月300元给母亲生活的孝心初衷,又有贪污两亿元的官场权力对人的改变。当前人民群众最痛恨的就是腐败,最盼望的就是公平正义、幸福安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反对腐败,就是最大的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把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作为"民心工程",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向基层延伸。
基层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增强与群众共同进退的工作本领,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来,这既是历史的昭示,也是现实的召唤。
3.立破并举 坚持高质量发展
给定资料:
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作答要求
请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腾飞”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立破并举 实现高质量发展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国家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举措,是答好时代答卷的必由之路。唯有积极把握时代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突破发展瓶颈,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擘画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宏伟蓝图。
推进简政放权,政策先行,为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有权不可任性,大道至简,施政要义,在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经历四十多年巨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基础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制造业从中国制造逐步转向中国“智造”与中国“质造”,新兴产业占比不断增加,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但是,看到喜人成绩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头脑,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目前的短板与瓶颈,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疫情形势严峻叠加国家格局深刻变化,我国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亟需优化调整。方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险,唯有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以简政放权开展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优化营商环境,才能兴利除弊,激浊扬清,释放经济活力,开辟经济发展新局。
发展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为高质量发展释放经济动能。总书记强调过:“数字经济关乎国家发展大局,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机制体制建设,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近年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升级,产业信息化数字化道路持续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智慧养老服务、云医疗、电子政务平台、智慧交通大脑,智慧城管系统......一系列智慧场景融入群众生产生活,让群众尽享数字时代的温度与红利。但当前在很多领域,我国依然面临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必须加紧突破技术攻关,坚持创新驱动,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强国战略,抓住互联网+的机遇,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实现高质量转型。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仍然艰巨,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得当,就能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要主动求变,顺应时代变化,寻求内生之变,勇于顶风开船,善于化危为机,以高质量发展绘就最美的时代底色。
4.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给定资料:
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连续性文明,五千年的连续发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历史学家认为,中华文明具有如此长久的连续性,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必有一伟大的力量寓于其中。这个力量就是我们的中华优秀文化和它所滋养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作答要求:
请结合给定资料,联系实际,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我们讲文化自信,主要就是价值观的自信。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我们要积极传承发展。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要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又如民为邦本、政者正也、德主刑辅、礼法合治、居安思危等思想智慧,可以作为今天的启示和镜鉴,以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保护传承,历史延绵。传统文化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文化底蕴,取得社会认同的良好信誉品牌。汾酒古法酿造技艺传承至今、李锦记的耗油熬制技艺妇孺皆知、始于清朝的中医世家同仁堂、获得乾隆题词的苏州糕点稻香村……这些百年中华老字号体现出古法技艺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彰显了先辈的匠心传承,亦延续了厚重的历史文脉。各地也相继出台了政策文件,加强对老字号的保护力度,为老字号的发展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保护老字号的文化遗产,推进老字号企业在现代社会实现重生,让老字号在现代社会得到继承发扬,让老字号文化经久不衰,延绵悠长。
创新发展,重获新生。如今社会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不计其数的市场主体如流星般一闪而过,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老字号亦是其中一颗星。一些老字号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创新力不足,最终被时代浪潮席卷而去。老字号企业唯有与时俱进,紧随时代大潮,推陈出新,融入现代社会,才能破茧成蝶、破壳发展、实现涅槃重生。T木匠副总裁通过直播讲解梳子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寓意,吸引网友驻足;稻花香借助线上营销风生水起、日进斗金……诸多老字号企业通过直播带货、发布短视频打造新IP等创新方式实现发展,为老字号注入了新活力。老字号“老”的是历史,在管理理念、经营方式、营销模式等方面不能“老”,唯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能常存常新,永续发展。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传统文化是时代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是文化自信的根源,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因此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同时为其注入新活力,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迸发出新魅力、新光彩。
5.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助力乡村振兴
给定资料:
总书记指出,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但标准可以有高有低。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浙江的干部群众更加坚定了在“千万工程”推进中,坚持“群众视角”,把一件件民生小事作为一个个着力点,逐步解决群众关心的件件事情。
作答要求:
请结合给定资料,结合总书记讲话,联系实际,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以“生态宜居”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立意明确,结构完整;
(2)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保护生态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产力才能得到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加大环保力度,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在开发“金山银山”的同时保住“绿水青山”。
提升生产力,助推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促进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找准农村的发展重心,落实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部分地区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使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充分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联性,只有落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实现生产持久化。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有助于提升生产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可以推动生产力的提高。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也为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只有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为乡村振兴设置好生态屏障,才能使农村地区成为绿水青山的重要载体。
发展绿色农业,促进生态文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只有加强对自然的保护,抵制无节制的开采,才能保持生态平衡。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农业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和必由之路。农村地区的发展不仅要促进农业结构的创新与优化,也要发挥出先进技术的作用和价值,促使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升。从农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绿色农业的高效发展,不仅可以降低土壤的污染,也能降低河水的污染。
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战略,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手段。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加强对传统农村生态文明的保护,也要从传统生态文明中提炼有益因素,借助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挖掘生态文明密码,从而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助推新农村建设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推荐阅读: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面试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