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有完整的教案有助于教师把握课堂进度和内容,网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经过不断的思考和创作栏目小编呈献出了今天的精彩“语文s版小学教案”,阅读后如有所感请将本网页网址收藏以便随时阅读或分享给他人!
语文s版小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 懂得要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1、 识字教学。
2、 写字教学。
教学难点:
教会孩子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提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请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2、在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想象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 请生再次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勾出生字。
3、 认记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出生字读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并为它组词。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认记生字。
(4)请学生起来说说自己记了哪个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 惭——愧
加偏旁识字:区——驱 共——拱
换偏旁识字:沟——购 绳——蝇 渐——惭 瑰——愧
看字型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联系生活识字:
“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
“购”,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粮食”。
(5)用多种方法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记情况。(开火车、抢读、小组读、齐读、个别读等)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抽学生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4、请生评价老师读的课文。
5、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6、看图,说说牧童是在什么情况下指出画家戴嵩画错了的?
7、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人物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8、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9、假如你是戴嵩你会感到怎样?可是他却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练习用诚恳、和蔼的语气读戴嵩此时说的话。
10、练习读读戴嵩与牧童的对话,要读出牧童的天真质朴。
教师可以适时范读。
11、四人小组合作练读。在分角色读时,力争通过表情和动作把叙述部分的内表现出来。
12、请组内朗读好的学生在全班表演朗读。从表情、动作、语气三方面引导评议,以检查学生对“称赞、赞扬、和蔼、惭愧、拱手”等词语的理解情况。
13、想象当时的情况,人们听了会说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看看书中的学习伙伴有什么看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齐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请生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
3、学生自由观察自己感兴趣的生字,并说说在写这个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相机点拨。
4、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
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的下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商:很像“摘”字的右半部分,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
抹、挤、拱、批:四个字都有提手旁,都是左窄右宽。
价:字内有三个撇,但最后一撇与前两撇不一样。
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旁和斜钩的写法。注意与“浅”比较。
购:左右都写得比较瘦长。
5、学生自由写字,教师巡回指导。
三、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小黑板,上面有课后题。
2、请学生读读句子,体会“一”的作用。
(1)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画得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
(2)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
3、请学生用“( )一( ),就( )。”
“( )一会儿( ),一会儿( )。”的句式说句子,写句子。
第22课 我为你骄傲
学习目标
1、会认“滑”等9个生字,会写“报”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课前准备
1、 实物投影仪
2、 句子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课前板书“骄傲”)你知道骄傲是什么意思吗?(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补充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为“我为你骄傲”(生齐答)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中的“我”是谁?“你”又是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老奶奶 “我” 送报的孩子 “你”)老奶奶为什么要说“我为你骄傲”呢?让我们在课文里寻找答案吧!
二、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2、 再读全文,做到通顺、流利 。
三、交流
1、 请学生指出自学过程中最容易读错的生字,全班正音。
2、 请班上朗读最好的学生分段读课文,老师用“我为你们骄傲”这句话来评价,请学生说说老师为什么为他们骄傲,铺垫“骄傲”在文中的意思。
四、朗读课文,学习词句
1、 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或者自己喜欢的句子。
2、 同桌互读互听自己画出的词语和句子。
3、 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评价。
五、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六、指导书写。
1、 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2、 细看生字,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词语:
“ 玻璃”的“璃”右下部分是“撇折”“点”,不是“人”。
“碎”的右边要注意“十”字要写在两个人字的下面,竖不能伸到两个“人”的中间。
“继”的笔顺是先写“ 纟 ”,再写“米”,最后写“ 竖折 ”。
“骄傲”一词重点区别“平撇”和“竖撇”,“傲”字中间的横画要短,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3、 练习书写四个字、四个词。
4、 点评反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新词。
2、用投影出示一些句子,指名朗读。
二、自读感悟
1、 自由读课文,思考。
а。是什么事情,使老奶奶写了“我为你骄傲”这句话?(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说事情的经过)学生说到那里,就引导学生感情领悟到那里,进行感情朗读。如;
(1)想象“我”和小伙伴扔小石头时那开心、有趣的场面,想象在这种情景中“我”和小伙伴的神态、动作、语言,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2)当老奶奶知道玻璃窗被打碎了,她没有去追问,她在想什么?
(3)当老奶奶天天收到“我”送的报纸时,她又会想起什么?当老奶奶收到“我”积攒的七美元和一封道歉信时,又会想些什么?
ь。老奶奶为“我”的什么品质感到骄傲?(引导学生懂得做了错事,要勇敢地承认并及时弥补)
2、 分组或全班交流。
三、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1、 分组练习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2、 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做了错事应当怎么办?是怎么解决的?
3、 回家把课文读给你的好朋友听,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听听他们的想法。
四、练习书写。
听写生字词。
五、积累语言。
1、 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得最好,用横线画出来。如:
(1)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
(2)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2、 读读抄抄课后词语。
光滑 破碎 飞快 轻松 骄傲 往常 自在
足够 真诚 顿时 继续 风和日丽
3、 交流评议,提高学生对文字鉴赏水平。
23 三个儿子
教学目标:⒈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⒉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⒊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预习要求:勾出生字,生词。标出自然段。读熟课文。
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都非常爱你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关三个儿子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⒈检查预习情况。
① 分小组读课文,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通顺。一小组读1—2自然段。
② 抽生说说你勾出了哪些生字,生词?
⒉认记生字。
① 师出示生字卡片,生借拼音齐读。
② 自由读生字记住读音,自己觉得难记的多读几遍。
③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④ 给生字找朋友,组词。抽生说,师将词板书。生再齐读。
⑤ 记一记。同桌互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⑥ 用考一考,读一读等方法巩固生字。
⒊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① 生字朋友能帮你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咱们一起试试吧!齐读课文。
② 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③ 自由读课文二,三,六自然段,用横线勾出三个妈妈说的话。
④ 抽生读,其他人评价,读得好不好,为什么?(前两位妈妈自豪的语气,第三位妈妈平稳的语气)
⑤ 师引读,自由读。
⑥ 听课文八至十一自然段的朗读,说一说,三个儿子在见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是怎样做的?读时语气应有什么区别?
⑦ 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读表现出三位妈妈提水的辛苦。
⑧ 自由读,齐读。
⑨ 假如你就是那位老爷爷,你会怎样说?(练习读好老爷爷幽默,风趣而有意味深长的话)
⑩ 四人小组里两人一组,互相评价,哪些句子读得好,哪些句子需要改进。
⒋齐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⒌提出要求;倡议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
二课时
一 复习生字。
1 抽生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2 快速抢读生字。
3 齐读。
二 学写生字。
1 齐读生字。
2 范写容易写错的生字,生认真观察,认真听。
①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拎”字最后一点。“桶”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一点。
“荡”是上下结构的字。
②生回忆书空以上几个字。
3 写美观。请生自己观察,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得更漂亮?抽生说师范写。
4 生练习写字。
三 课后练习。
1 齐读。
2 说说这段话的意思。三个孩子同时做一件事用“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来说。
3 自己再读读,想一想你能用这个句式再说一句话吗?
四 四人小组排练表演课本剧。老师巡视,随机点拨。重点指导:
1 人物的语气。
2 人物的动作。
3 人物的表情。
苏 虹
24。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目的:
1、 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 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提问:
①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
②板书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 授新:
(一) 学习生字
1、 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 借助拼音学习生字。
3、 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 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2、 引导全体读书。
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3、 开火车指1名朗读各段。
4、 相互交流的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 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1、 朗读感悟8—13段。
a、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b、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句子。
c、分角色读好8—13段。
2、 朗读感悟1—7段。
a、课文中的这位小朋友什么也让妈妈给他买,是不是他不喜欢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
b、再读课文,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c、分角色朗读课文( 1—7段)
3、 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a、指名朗读。
b、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4、 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a、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b、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三、 课后作业
1、 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2、 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语文s版小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7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大自然的魅力”为主题,为我们编选了4篇课文,本篇课文叙述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有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壮观和雄伟。
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声威,还从观潮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的反映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由衷的发出了“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编选本篇课文的意图有二,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关键词句、重点段落,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情分析】
对于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虽然对于写景文章有初步的认识,但他们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上还是存在较大的难度。此外,钱塘江大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较难感受体会其奇特、壮观的景色,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好情景,设计好句子理解的坡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知大潮的奇特、壮观、雄伟。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查阅相关资料,学会“潮、称、盐”等13个生字,认识“罩、屹、鼎”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词语。
2、通过“三读(读准、读通、读懂)”,自主学习,乐于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中,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的有关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大潮的景色。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以读代讲、读议结合法、理解想象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说说哪个景点给你留下印象最深。
2、今天呀,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领略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伸出你们的手,与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
3、“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观“字,意思一样吗?快查查字典,看看分别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XX,形成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初读:请同学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
2、检查生字词:以学生已有的水平为起点,在学生自读、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相机点拨。提醒“蒙”字中间的短横不要丢掉,“薄”字不能写出左右结构,“昂”字下半部分的左边不能加点。
3、播放视频:同学们,你们想亲眼看看这奇特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对话,给学生留下宽松的、自由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空间,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理清课文脉络。
三、重点研读,感受奇特美景
本环节紧紧围绕“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奇观)进行教学。
1、同学们,刚刚录像里潮水的景色,咱们课文里也有,赶紧翻开课本,自由默读课文3、4、5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文中哪些描写潮水的句子特别喜欢,你就把它画出来,先自己读一读,一会再请同学来展示。
①学生先自我尝试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③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2、全班分小组展开讨论,两组寻找“你看到什么”,两组寻找“你听到什么”。
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点拨下列词句的理解
⑴讨论交流,你听到了什么: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颤动、风号狼吼
①通过师生模拟雷声“轰隆隆”体会理解“闷雷滚动”。
②展开想象,说说怎样的声音,才会让你感觉到天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⑵讨论交流你看到了什么:人声鼎沸、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奔腾西去、漫天卷地
①学生交流想象潮水来临时人们的心情,表演人们的动作,从而理解“沸腾”、“人声鼎沸”:如果你此时就站在江边,看着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你等待已久的大潮出现了,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样做?结合你现在的感受再来读读。
②出示对比句:学生对比交流。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⑶小组互评,相互补充,加深体会感受。
⑷引导再读:刚刚我们从全班的合作交流中,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这奇特而又壮观的大潮,钱塘江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再次感受这震撼人心的美景把。
设计意图: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既能帮助理解,又能帮助记忆。让全体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表演来体现对“沸腾”这个词的理解,然后又从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个词语“人声鼎沸”,从概念到形象,又从形象到概念,这样学词语学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确,也便于今后运用。
3、创设情境,运用词语
⑴引导: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段话里有很多非常优美的词语,你们喜欢吗?想要积累它们吗?下面听老师说意思,你们猜词语,看谁掌握,反应最快。
①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人声鼎沸),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②风和浪都很平静—
③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
④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
⑤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
⑵积累词语,单单知道意思还不行,还要学会运用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应用一下把,假如你是一个小记者,现在你就在钱塘江边,你要报道这样一个天下奇观,你会怎么说?
设计意图:本环节复习词语的办法要求学生根据词义说出词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同时又采用小记者报道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内化知识,升华感情。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师生交流学习本课后的感受体会。
2、出示作业自助餐:
①喜欢积累的你,背诵课文3、4自然段,并抄一抄,背一背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词、句语。
②喜欢交流的你,向你的爸爸妈妈简单介绍钱塘江奇特壮观的景色。
语文s版小学教案 篇3
一、歌曲导入
1、师:上课前,我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课件播放)
2、这首歌与你平常听到的歌有什么不同?这就是1200多年前诗人张继留下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板书课题)
二、目标展示
1、出示目标。
2、师生共同明确目标。
三、围绕目标有效教学
(一)自主预习
1、出示预习提示
(1)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古诗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在书中标写出来。
2、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巡视。
3、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4、教师根据课件疏通诗意。
(二)质疑问难
在刚才的学习中,你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现在可以向本组的同学请教。
(三)合作探究
1、出示整合后的问题:
(1)《枫桥夜泊》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诗人在枫桥夜泊时看到了什么,听到
了什么?
(2)你觉得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心情的字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小组合作探究。
3、小组代表展示。
4、教师小结。
(四)强化练习
1、体会诗人的愁。
2、用读来表现诗人的愁。
(五)归纳总结
诗人张继愁于未能金榜题名,愁于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愁于不能志在四方、造福百姓时,月亮不懂事,她不肯皎洁地照着,居然落了下去;乌鸦懂事,她不肯安静地飞过,居然叫了起来;钟声不懂事,她不肯老实地睡去,居然送来一声又一声叹息;客船不懂事,她不肯给人安稳的睡眠,居然泊在这样的一刻!这一切的一切,更是让诗人愁上加愁愁更愁啊!
四、目标检测、反馈与补偿
你能通过朗读把诗人的愁绪表达出来吗?
五、拓展延伸
阅读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语文s版小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够把自己搜集到的民间故事生动地讲给别人听。
2.在讲述民间故事时,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重点)
3.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之情。
教师准备:
单田芳的评书《温酒斩华雄》的视频。
学生准备:
搜集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本单元中我们读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这些民间故事生动、有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你还了解了哪些民间故事?
生1:我上网找到了《白蛇传》。
生2: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流传很久的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生3:我听过一个民间故事,叫作《田螺姑娘》,非常有趣。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开个民间故事会吧。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查学生对民间故事的了解情况,为新课做准备。
二、方法指导,学讲故事
师:在讲故事时,我们除了要把故事的内容讲清楚,还要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如何能把故事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呢?例如,织女和牛郎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我们如何把这个情景讲生动呢?
生1:可以加上他们见面时的对话,说一说两个人当时都说了些什么。
生2:可以加上牛郎和织女见面时的表情、动作。
生3:可以把织女穿的纱衣是什么样的,具体描述一下。
师:原来适当添加人物对话,细致描绘人物形象,都会使故事更生动、更吸引人。同学们真是讲故事的能手。再想象一下,如果讲述王母娘娘知道织女偷偷跑到人间,与牛郎结婚过日子时的情景,可以有什么好办法把故事讲生动呢?
生1:可以想象王母娘娘当时愤怒的表情,讲述和模仿出来,让听众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2: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做一做王母娘娘当时的动作,把听众带入到故事情境中,仿佛自己就在现场一样。
师:在讲故事时,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真是好方法。我们来看一看著名评书大师单田芳是如何绘声绘色讲述故事的。(播放单田芳讲述《温酒斩华雄》的视频)
师: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生1:当讲述到人物角色的语言时,可以模仿人物说话的口气,听起来惟妙惟肖。
生2: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也要和故事情节紧紧相关,使人觉得讲述者既是讲故事的人,又仿佛是故事中的人。
生3:加上恰当的动作,一下子就牵动了听众的心。
师:是呀,看来要想把故事讲得生动、吸引人,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
设计意图:共同交流课文中的两个情节,寻求讲故事的方法。以课文为例,进行方法指导,为独立讲故事做好铺垫。同时观看视频,更直接地领会讲故事的方法。
三、学以致用,交流评价
师:我们先在小组里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故事。在听别人讲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要认真倾听别人讲故事,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
生2:可以一边听一边想,哪些地方可以讲得更生动、更吸引人,等对方讲完故事,给他提出合理的建议。
生3:可以学习别人讲故事时表现出来的优点,学习好的讲故事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讲一讲这个故事,听故事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听完故事后,给讲故事的同学提出合理的建议。再推荐代表在全班讲,参加“故事大王”的评选。
(生在小组里讲故事,生生之间进行评价)
师:请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到前面来讲故事。
(生讲述《孟姜女哭长城》)
师:听了这位同学讲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她讲的这个故事很生动,我被孟姜女坚定不移、坚贞不屈的爱情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如果她能把孟姜女在寻找丈夫的过程中遇到的艰辛,如经历了怎样恶劣的天气,又渴又饿时的表现再展现出来,这个故事就会更感人了。
师:你真善于倾听,能够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同时又在细节上提出建议,很好。
生:孟姜女哭时会有哪些表情和动作,讲故事的同学可以适当地描绘一下这些表情和动作,会让听故事的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你真棒!想出了具体的办法。还有想讲故事的同学吗?
(生讲述《田螺姑娘》)
师:听了这位同学讲述的故事,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1:这个故事讲得很精彩。特别是谢端寻找田螺姑娘时与蚂蟥精的对话,他模仿了说话人的语气,使人听得很入迷。
生2:他把一些重要的细节讲得很细致。如田螺姑娘的模样,田螺姑娘做饭时的情景,这些细节使这个故事更有吸引力。
师:掌握了这些方法,故事讲述起来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
(小组代表继续讲述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里讲故事、学生代表讲故事的环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学生代表讲述故事时,通过师生评议,再一次巩固讲故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的故事真是精彩!这些民间故事是口头相传的文学作品,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让我们继续去搜集这些故事,把这些故事生动、形象地讲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鼓励学生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学生讲故事的兴趣较为浓厚,能够乐于去把自己了解到的民间故事讲给别人听。同时,在经过方法指导后,出现了非常出色的“故事大王”,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方法,绘声绘色地将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故事的同学在感受到民间故事的魅力的同时,也能够掌握这种方法。
语文s版小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老师引导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联系上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质疑
1、谈话:“记得诗歌《爸爸的老师》吗?”(出示这一课文,齐声朗诵)是啊,无论多么伟大的任务,都从学习识字、学习简单的加法开始,都有启蒙老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回忆了他的启蒙老师。
2.板书课题:老师领进门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老师是谁?老师领谁进什么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课题提出的问题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介绍作者(课件)
3、引入: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田老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三、研读课文田老师讲故事部分
1、找到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讲的故事部分(第5—10自然段),快速的轻轻读一读,想想,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田老师是一位讲故事高手?
2、交流:你觉得田老师讲故事的本事怎样?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3、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交流出示句子。
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组织讨论:
A、问:这句话是围绕句子中哪个词语来写的?(入迷)“入迷”是什么意思?句中的哪些词语生动的表现了“我”入迷的样子?
B、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会入迷?
C、这句话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田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深、身临其境;我喜欢听田老师讲的故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被田老师的文学艺术吸引了,感染了,从此我爱上了文学,形成了从事文学的愿望。)
②小结过渡
一首小诗就有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粒文学的种子,播入我幼小的心田。
出示句子: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A、“门下受业”是什么意思?(跟老师学习)这是个什么句子?从那里看出的?(比喻)
(明确这是个比喻句,重点词语是“春雨点点入地”)
B、都是些什么故事?从动人的故事中读懂了什么?(田老师口才好,文笔好,想象力丰富。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
C、小组讨论:田老师讲故事和“春雨点点入地”有什么联系?
(田老师那上千个故事不仅把作者引入令人神往的境地,而且大大激发了他的想象力,激发了他编故事的欲望,这样也就把他领入了一扇文学创作之门。田老师的教学方法真高明!)
作者为什么要用“春雨”来比喻呢?闭上眼睛想象:当种子受到春雨的滋润会是怎样的情景?它会有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感受作者内心的舒畅、欣喜以及对田老师的感激之情。)
个别朗读句子将作者的舒畅、欣喜、感激之情表达出来。
D、田老师像“春雨入地”般的教育悄然无声地进入到了孩子的心田,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一首古诗(出示)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田老师就是这样渐渐地把“我”领进文学创作之门的。
三、研读课文感谢老师部分
1、正因为这些,当我功名成就,衣锦还乡的时候,看到我阔别四十年老师,我还像小学生一样向老师鞠躬。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2.师:回到现在,作者再次看到田老师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心情?
生:感激之情
3.(师白):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了。)
2、面对学生的深深感谢,田老师是怎样做的?
老人家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出示)
(1)理解“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意思。
(学生交流后出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2)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反映了什么?
①田老师谦虚。
②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不必感谢。
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应该是哪一个?(第四个,在课题后板书:修行靠自身)
齐读课题: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3、出示,指名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
(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如何理解?
(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齐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这句话大家来读读,你读出了作者对田老师的什么感情?
(培养一个人才要花费很多的心血,即使田老师谦虚地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为作者做过什么,但作者仍旧对老师当年的栽培深怀感激。)
4、感情朗读
——当作者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讲述着那娓娓动听的故事时,他不禁感慨万千,情感流淌于笔端,写下这样一句话——(齐读最后一段)
——当作者回到家乡路遇恩师,感激之情涌上心头时,他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话语——(齐读最后一段)
——当作者功成名就,在文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时,他还时时想起这句话——(齐读最后一段)
真是“师恩难忘,难忘恩师”啊!(板书: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5、刘绍棠认为,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所以一直以来在他的作品里有很赞美老师的话,让我们来轻轻吟诵吧——(大屏幕出示)(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四、小练笔:写几句表示祝福和赞美老师的话。
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他的恩师念念不忘。六年的小学生活,你肯定也有难忘的老师,请你写几句话向老师表示祝福或赞美。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真是师恩难忘啊!有一天,当你长大成人,面临选择自己职业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正是由于当年的一位老师激发了你对于某一专业的兴趣才决定了你今天的选择。当然,有句话说得好,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走进门后,想开拓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还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六、朗诵诗歌:感谢您,老师!
语文s版小学教案 篇6
情景说明:
《菜园里》是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看图归类识字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卜、又、心、风”和新笔画“卧钩”,认识本课所学蔬菜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点。本课案例一开始教师就出示课件把学生带进美丽的菜园里,然后师生互换角色以“实物蔬菜”和“蔬菜卡片名”玩游戏最后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把生活和课堂相结合,让学生乐学、爱学,符合低年级语文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一个地方参观,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去哪儿呢?快看!(播放课件,展现一片菜园,各种各样的蔬菜。)大家说说,老师带你们去什么地方呢?
生:菜园里。(师板书课题3、菜园里)
师:谁来大声读一读课题。
生:大声读课题。
师:你读得真好,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遍吧!
生:领读课题,全班齐读。
师:大家看,菜园里的菜可真多啦!今天菜园里的蔬菜瓜果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想和我们交朋友,大家想和它们交朋友吗?
生:想。
师:大家数一数共有几种蔬菜呢?
生:(数一数齐回答)有九种。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下位去和它们交朋友,和它们握握手,摸摸它们。看看它们的名字叫什么,认识了卡片上的名字,会读了,就可以取走放在蔬菜旁的一张词语卡片。等到把九种蔬菜的卡片拿齐了就回到座位上坐好!咱们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观察得认真,认字最快,我就给哪一组插上一面小红旗,快行动吧!(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蔬菜,读认卡片,拿卡片)
师:××组最先拿齐卡片,坐好了,我奖励这一组一面小红旗。请大家坐好,把卡片摆放在桌上,老师想看看你们是不是和蔬菜瓜果交上朋友?
二、汇报交流,巩固认字。
师:我想知道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字。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把表示它的名称的小卡片举起来。比一比,谁找得最快,我就请他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两遍。
师:(出示实物蔬菜“辣椒”)大家找一找它的卡片。
(一名学生举起“辣椒”词语卡片)
师:你真了不起,这么快就找到了,你来领大家读一读。
生:(大声领读)“辣椒”!
师:呀,“辣”字边音你读得真准!(生再读一遍,全班齐读)
师:(又出示实物蔬菜“茄子”)请另一位学生领读。
生:茄子!
师:你注意到了“茄”字的韵母,再带大家读两遍好吗?
生领读,全班齐读。
师:“茄子”的“子”你们发现了它有声调吗?
生:没有。
师:像这样的音节应该怎样读?你还能读得更准些吗?
生:应该读轻声,“茄子”(生领读,全班齐读)
(认读“南瓜”“黄瓜”“白菜”三个词语的方法与认读“辣椒”一词的方法相同)
师:现在咱们来换一换,我出示词语卡片,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找蔬菜,然后带领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和我一起出示卡片。谁愿意上讲台找蔬菜?(指名学生上台找蔬菜)
教师出示“豆角”的卡片,让学生找出豆角的实物。
师:他找对了吗?
生:找对了!
师:多聪明的孩子呀!带领大家读一遍吧!
生领读“豆角”一词。
(认读“卷心菜、西红柿、萝卜”三个词语的方法同认读“豆角”一词的方法相同)
师相机指导“卷心菜”中“心”字前鼻音的读法,“萝卜”的“卜”字轻声读法。
师:咱们的游戏就先玩到这,我知道有的小朋友还想玩。这样吧!今天放学回家和爸爸妈妈或是你们的小伙伴玩这个游戏好吗?
三、了解特点,巩固认识
师述:小朋友今天个个都挺棒,认识了这么多的蔬菜,都和蔬菜交上了朋友。现在老师要看看谁的眼睛亮晶晶,观察得最认真!谁愿意说说它们,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你愿意说哪种蔬菜就说哪种。(小组里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汇报交流。
生:我看到了茄子是紫色的,弯弯的像只小船。
生:我觉得卷心菜和白菜的颜色差不多。
生:萝卜有白色的,还有红色的。
师:你知道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生:白色的叫白萝卜,红色的叫胡萝卜。
师:你知道的可真多。
生:我还看到南瓜是黄色的,形状弯弯的。
师:(拿起另一个圆形的南瓜)那这个南瓜呢?
生:我知道了,南瓜有的是弯弯的,还有的是圆圆的。
师:你真聪明,还会用“有的还有的”说话呢!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你们喜欢吃蔬菜吗?我们平时吃的蔬菜可不止这些,还有更多呢!你喜欢吃那种蔬菜?为什么?
生:我喜欢吃西红柿,因为西红柿红红的,又酸又甜,很好吃。
生:我喜欢吃花菜,花菜像一朵花一样,很漂亮!
生:我喜欢吃土豆饼。
师:蔬菜不仅味道好,而且营养特别丰富,经常吃新鲜蔬菜,我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四.自主参与,学习生字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蔬菜的名字,咱们要学的生字就藏在这些生字里面,我们赶快把它们找出来吧!请大家在课本中找出生字,作上你熟悉的记号,再读一读,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生:同桌、小组或自己找生字,读生字。
师:我们一起把生字读两遍。
生:齐读带音节的生字。
师:要是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吗?(师擦掉音节)
生:教师随意点学生读生字。
师:小朋友们,那些字不用老师教,你们就会认了,你是怎么记住的?来教教大家吧!
生:“豆”字中间有个“口”字。
生:“角”字下面是“用”字。
生:我在“5角钱”上面见过“角”字,这样我就把它记住了。
生:《中国心》这首歌上面有个心“字”,我就认识了这个“心”字。
师:你真是个有“心”的孩子。
生:“豆角”、“萝卜”我都认识。我不喜欢吃这两种蔬菜,妈妈就教我认会了它们俩的名称。现在我就会认了。
师:那你现在喜欢吃蔬菜吗?
生:有一点点喜欢了,以后妈妈做这两种菜时,我会去尝尝。
师:真乖,希望你多吃蔬菜,身体越来越健康!
师:我们来给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谁来给它组个词!
教师指名组词。
师:小朋友真能干!现在来势就要考考你们了。咱们在去菜园里逛逛,看看你们认识了哪些蔬菜的名字?(出示课件:点击蔬菜词语,学生读对了,词语就会变成相应的蔬菜。)
生:抢认蔬菜名称“豆角、萝卜、卷心菜、白菜”
师:老师觉得你们今天真了不起!咱们一起为自己鼓鼓掌吧!(生高兴地为自己鼓掌)
五、注重体验,写字练习
师:小朋友很努力,这么快就把生字记住了,有两个字咱们今天不光要会认,还要会写,快看是哪两个字?(出示小黑板,田字格中写有“卜”和“心”及其笔画顺序)
生:齐读生字,书写“卜”和“心”的笔画顺序。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笔画。(师写“卧钩”)谁来说说“卧钩”像什么?
生:像个弯弯的钓鱼钩。
生:还像一个鸟窝。
师:谁能看着黑板,说说这两个字的笔画顺序?
生:书写“卜”和“心”的笔画顺序。
师:我们一起跟着它写写吧!(全班一起书练习)
师:小朋友请看老师写,仔细看,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更漂亮呢?(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卜”、“心”字)
生:“卜”字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生:“心”字的三点位置都不同。
师: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字写得漂漂亮亮的,请大家在书上描红。
(学生写字练习,师巡视指导,注意写字姿势的训练及时发现鼓励学生)
师:我喜欢他,写字的样子不错,瞧他坐得多端正。
师:他写的好认真,“卜”字的竖写得真直。
师:慢慢写,别着急,一笔一画才能把字写好。
六、小结课文,课外拓展。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记住了一些蔬菜的名称,认识了4个生字,还把其中的两个字写得漂漂亮亮的,小朋友真棒!
语文s版小学教案 篇7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交流对列宁的了解。
四、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 散步 昂望 胸脯 一定 肯定 惹人喜爱
或者 坚定 面包渣 白桦树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的可爱。指导朗读,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3、找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体会:抓住哪些词可深入理解。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4、再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六、引导学生学习三十自然段。
1、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2、再读,讨论:
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
1、自读,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思考、讨论:
灰雀这几天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再问那个男孩?
3、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男孩十个诚实的孩子?
三、自由读全文,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全文。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五、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生字词。
六、处理课后练习题。
七、布置课下扩展联系:
1、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2、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
语文s版小学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
1.学习6个生字及部分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
2.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和方法。
3.初步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部分新词。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幻灯片、找表示时间的词。
四、教学过程 :
(一)揭题
1.(出示课题)齐读,注意“瑞”的翘舌音。
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瑞”的意思是 。那么瑞雪呢?
2.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下雪的?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那么写雪景的是哪几段?写人物的又是哪几段?
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文,读完后完成作业 本第7题。(请一生做在投影片上,校对、改正)看作业 本连说课的主要内容。
3.检查生字新词读音。
(三)回忆本单元学习提示,说说默读的要求是什么?(出示投影片)
(四)学习第1段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出示活动投影片)
同桌讨论怎么整理,是按什么顺序整理出来的?(指名整理回答)
2.默读第1段,用“ ”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
(“霎时间”表示时间很短,它是表示时间的词,但它跟其他四个词又有别。齐读“昨天中午、下午、傍晚、整整一夜”,我们都能说出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并有先后顺序,而“霎时间”只表示“一会儿、一瞬间”,你能说出它指的是什么时候吧?它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能划上)
3.引读:昨天中午,天气有什么变化?傍晚,天气又发生了变化,开始 ,,大雪下了 。完成作业 本第5题的1—3格(出示小黑板)指名写,校对改正。
4.结合小黑板上的表格看看书,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男、女生分读刮风、下雪的句子,理清刮风和下雪的关系。
5.学习第1句。
(1)自由读,用“ ”划出描写风大的词句。
(2)理解“凛冽”,“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说明风不停地刮,刮的时间 。
(3)指导朗读:语速稍慢,“凛冽”读重音。
(4)小结学习第1句的方法:读、划→理解→朗读
6.自学2、3、4句(分组)
7.检查、反馈。
(1)看板面理解“大片大片”、“纷纷扬扬”、“白蒙蒙”、“笼罩”(什么把什么罩住了)。
(2)朗读指导
在极短的时间内,山上白了,树上白了,屋子顶上白了,田野上也白了,一切都被白蒙蒙的大雪覆盖住了,这真是一场大雪啊!(读)这场雪不公大,而且下得时间也很长,从哪看出?应该怎样读?
8.齐读第1段,小结
这段话先写昨天中午刮风,刮了一个下午,再写傍晚下雪,下了整整一夜,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9.看板书说话
请你按时间顺序说说从刮风到下雪的过程。
五、课堂总结
六、生字书写指导
扳书:
七、教后感:
本文的重点是学习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我通过整理句子、了解时间顺序,找出理解、辨析时间的词,填表格上的表示时间的词等一系列过程来落实,较好地达到了谈中学写的预期目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板画来理解“凛冽”、“笼罩”等难词。
语文s版小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读课文。通过自读,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掌握书信的格式。
4、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
重、难点:
1、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2、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柯岩的资料,收集其他名人志士给少年儿童的书信。查字、词典并结合课文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入和简介柯岩
1、导入: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吗?给谁写信?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没写过信的同学,可让其说说“你或者父母收到过别人的信吗?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封书信,一封问一封回。(板书课题。)
3、简介柯岩
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您在哪里》。
4、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二、自读自悟
1、出示导读提示
师:同学们,这是由两封书信组成的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读懂这篇课文,并有所收获。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
⑴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
⑵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
⑶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
⑷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三、交流讨论
可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再全班进行。交流中,老师要作一些精辟的概述和引导:
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交流时,要读(读有关的原文)和说(说自己的理解)结合,问题⑷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启迪和挖掘,但又要区别对待。
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
有代表性的让学生交流,要尽可能的说得具体一点。
3、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适当归纳。)
⑴格式:
①称呼(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怎样称呼,依人而定,称呼下面加问候语)。
②正文(将要叙述的事情和说的话写清楚,格式按常规的行为格式)。
③结语(单独一行并空两格写上祝语,内容因人而定)。
④写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两行写)。
⑵语言方面:
相当于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的说话,一般用你或者“您”,写给很多人的要用“你们”或“您们”。语言亲切与否,根据收信人和要叙述的事情决定。
四、质疑拓展
1、质疑解惑: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
2、拓展延伸:
⑴出示冰心的《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具体的内容略)。让学生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
⑵练笔:
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他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想,然后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语文s版小学教案 篇10
内容简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写“我”和爸爸、妈妈在看书。课文有两幅插图,与课文内容一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知识目标:会认“本、像、着、最、狗、叫、猫、跳、又”九个字,会写“又、手、书、本”四个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爱看书的好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指导学生掌握“手、书”两个字的书写。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录音带。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拿出各种各样的书,激发学生:你看过这些书吗?平时在家里,你爸爸、妈妈喜欢看些什么书?谁来告诉老师?
2.告诉学生:读书的好处很多,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以《看书》做题目的课文。
板书“看书”,读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拼读准确了,再往下读。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读得不好的可请教同学,或者问问老师。
3.同桌互相检查。(同桌互当小老师,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然后再把这个生字所在的句子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5.指名分节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并想想:文中写了谁在看书?
三、看图学句
(一)读第一节课文。
1.看图一:图上画的是谁?(爸爸、妈妈和“我”。)他们手里拿着什么?
2.他们手上的书像什么?出示第一段课文,读一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看谁找得最快。
3.指导朗读。
师:看他们读得多认真啊!你们能这么认真地读书吗?
(1)自由练习读。先一句一句地读好,再连起来读。
(2)小组互读,看谁读得好。
(3)老师范读,学生评一下老师,说说老师读得好不好。
(4)表演读,看谁最勇敢,读得好。
(5)练习背诵第一节课文。
(二)读第二节课文。
1.看图二,小妹妹在干什么?谁来描述一下?
2.自由读第二节,说说爸爸、妈妈和“我”的书各是怎样的。画出有关的词语。
3.指导朗读。
(1)指名读,读后评价。
(2)听录音(或师范读),听清楚别人是怎样读的。
(3)自由练习读,多读几次,读好了,读给你的同桌听。
(4)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5)读句子,说句子。
爸爸看_______书,妈妈看_______书,我看_______。我的书_______。
(6)背诵全文。
四、拓展延伸
师:你在家里看过什么书?你的书好看吗?小组交流。
五、学词写字
1.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画出来,写在词语花篮里。
2.重点指导“手”“书”两个字,其余两个字可以先自己练习,再指导。
六、教师总结
语文s版小学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并正确书写七个会写的生字,学习一个新笔画“竖弯”。
2、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农谚所提示的时间的变化。
3、处理课后练习,相继发展语言。
教学重点:
认识并正确书写六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新的笔画。
教学难点:
背诵谚语。
教学准备:
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观看冬天的录像。
1、你觉得录像的景色怎么样?你知道冬天节气的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冬季节气的课文。
3、板书:九九歌。
4、解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准生字。
3、教师板书生字。
4、开火车读生字。
5、指名读,齐读。
三、联系生活,感受冬天
1、联系生活中观察到的和课前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说一说冬季节气的特征。
2、教师巡视指导,如何运用资料,把话说清楚。
3、汇报交流。
4自由读,指名读。
5、小结学习方法。
四、指导书写
1、指导“四”的写法。
认识新笔画“竖弯”,教师在虚宫格中范写,学生仿写。
2、指导“九”的写法。
重点指导笔顺。
3、指导“手”的写法
语文s版小学教案 篇12
1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2.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3.大雁图片。(教师)
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非常直观地认识自然段。本环节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的能力,通过范读、自读、指名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完整的句子,不顿词、断句,重视对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复习巩固,从而能使学生准确地拼读音节。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
1233445下一页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
天() ()水 空()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
课件出示:一片() 一片() 一片()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组词:开会、学会。
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上一页123445下一页(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说秋天”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一片片 树叶 叶子 飞来 一会儿 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第二课时的教学,并且在导入时提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为完成学习目标做好准备。
二、指导书写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1)观察比较“人”与“大”中“人”的区别,引导学生注意这两个字在书写时占格位置的不同。
引导学生明确“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脚。要先写长横,再写“人”。长横在横中线偏上位置,“人”从上半格的中间处起笔,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2)教师一笔一笔做示范,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教师强调书写姿势。
(4)师生评议,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的写字指导,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本环节继续指导书写,完成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的书写训练,同时注重对写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迁移法来书写生字,为书写更多的生字做好准备。教师总结了“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写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其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上一页123345下一页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课件出示:秋 树 叶 会)
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设计意图:创设了丰富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识记词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生字。这对学习生字的读音、生字的组词、新学部首都起到了巩固、复习作用。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
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重视背诵积累,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教学中注重对背诵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语提示、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熟读成诵等方法来提高背诵质量。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画一画,画出学生心中的秋天,再通过说一说“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说出学生心中的感受。激发并拓展了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设计意图:由对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秋天
美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通过看拼音读、拼音汉字结合读、看汉字读、利用分段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发现美、寻找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2.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说出了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教师通过字理识字,展现了丰富的字理图,例如对“片”“大”的教学,增强了对生字的直观性、整体性认识,“秋”字的字理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充分发挥了字理教学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