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型选择题首先是考查同学们的识记能力,在此类题中较多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影响、意义、评价等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其次此类题较多地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以同学们要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第三、考查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此题主要选择错误的选项,而由于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此种题型也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异,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就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
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此类题的主要做题方法有: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例题:
【例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的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解题思路】此题的解答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明确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了这时期显著的特征,即社会变革,在四个备选项中A、B、D都属于社会变革的体现,只有C不是。二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了奴隶制的瓦解,而周王室的统治正是奴隶制政权,所以不可能对它起到强化作用。
【答案】C
【点拨】此题是一道典型的否定式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和把握。
【例2】('03?天津模拟)以下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C.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题思路】此题A选项中"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是错误的,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而不是封建制度。其实在做此题时同学们只要能理解到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即可,这说明中国的封建制度尚未被推翻。
【答案】A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题中的封建制度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是两个不同历史概念,封建制度包括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封建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封建社会的思想文化制度,而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只是封建制度的一个方面。
【例3】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对这一结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B.西欧日本开始力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C.美国丧失资本主义世界强国地位
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
【解题思路】由于欧日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增强,在外交上也开始要求独立,这样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虽然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但它仍然是世界经济实力最强、军事力量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所以不能认为它已丧失了世界强国的地位。
【答案】C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在做此题时只要能认真审题,不难发现选项C同题干的表述本身就是矛盾的,题干中明确地表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而在选项C中是"丧失资本主义世界强国地位",很显然"动摇"和"丧失"是矛盾的。
【例4】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优势
C.轻重工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D.民族资本首次超过外国资本
【解题思路】一战期间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被称为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但我国民族资本同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答案】D
【点拨】此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因为在本题中只有D项的内容具体并且不容易作出判断,而A、B、C三项是我国民族工业自始至终的特点,所以可以容易地排除这三项,得出正确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