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的课件分享

2023-06-04 10:40:20 咏雪课件

咏雪的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1、教师教读

  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节奏,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介绍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的第一个好方法就是诵读。“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下面跟老师读。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

  难句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要求:沉醉其中读出韵味。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要求:①要有时间、地点、人物。②讲清事情发生的缘由—经过—结果。

  2、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默读贵在边读边思考,要求学生疏通大意,探究文本。对照注释疏通大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然后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四、质疑探究,深化体验

  同学们想一想,当时外面天寒地冻,谢太傅和家人聚会时屋内的气氛如何啊?又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来呢?快速浏览课文。

  明确:轻松,欢快,融洽。从欣然,笑乐看出来的。

  那么请同学,先齐声朗读课文,把那种融洽欢快的气氛读出来。等下请三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读完,提示他们三位都是有才华的文人,谢太傅是长辈,胡儿,谢道藴是晚辈,并且要把谢道藴才女的气质演出来。(请两男一女同学表演,并请生点评)

  师:同学们表演的很好。其实啊,古人有四大人生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而对于文人才而言,吟诗作对定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当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时,对于胡儿与谢道藴的回答,他是什么反应啊?(生齐:笑乐。)

  对,是笑乐,也就是满意的意思。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他是为谁的回答而笑乐满意呢?(明确:①对他们两的回答;②笑胡儿,乐兄女;③只为兄女笑乐。)

  谢太傅对他们两的回答笑乐,我们知道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它的作者是刘义庆。那么编著这个故事的作者又觉得谁的回答好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明确:是谢道藴的好。最后点明她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藴的回答。因为这个故事谢道藴有了“咏絮才”的称号。

  对于他们的回答,谢太傅是一笑了之,编者是赞赏谢道藴的,那同学们觉得哪个回答好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明确:①从外形上看,雪盐颜色相进,且撒盐和雪落下来的姿态很相似,形似才能神似。②是个讲究的是意蕴与物象的统一。柳絮是春天才有的,似乎在暗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将来临,有深刻的意蕴,并且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满天的柳絮飘飞,意境很美。所以此喻有意蕴,而比作盐则没有。

  五、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自圆其说即可。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道藴将飞雪比作柳絮,那么同学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

  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写成诗句哦。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关于雪的诗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六、熟读成诵、快速记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想象背诵法背诵课文。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二、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理解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背,而应讲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结合投影想象画面背诵文章。

  七、布置作业,开拓视野

  你知道今天的课堂上涌现了一批聪颖机智的同学。但是你知道七岁的王戎为什么在大家竞相摘吃李子时而他却不为所动吗?你知道十岁的孔文举面对别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如何机智应答的吗?请走进《世说新语》!走进古诗文!

  教学反思

  对于初一的新生而言,刚接触文言文,积累字词是关键,讲解可以帮组学生积累,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很重要。这节课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阅读方式比较单一,文言字词的讲解不是很透彻。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并且要更加仔细的研读文本,设法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发掘文本中有价值的成分。

咏雪的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对刘义庆的介绍,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诵读文本,复述故事

  1、教师教读。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介绍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你了解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的第一个好方法就是诵读。“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下面跟老师读。

  例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体会到:根据文意读准节奏。难句如:“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要求:沉醉其中读出韵味。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要求:①要有时间、地点、人物。②讲清事情发生的缘由—经过—结果。

  四、疏通大意,品析佳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

  默读贵在边读边思考,要求学生

  五、疏通大意,探究文本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大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等,然后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1)各组提问。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2)教师归纳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3)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明确:①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②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③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同学列举的喻体有“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教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适当引申其他咏雪名句,如韩愈的《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想象背诵法背诵课文。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

  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

  二、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理解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等于死读硬背,而应讲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结合投影想象画面背诵文章。

  默写课文。

  五、课堂练习

  五、课堂练习: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徐孺子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①之曰:“若令月中无物②,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tóng)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语:对??说。物②: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练习]: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与儿女讲论文义()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若令月中无物()

  短文

  (二)中也有一比喻句,写在下面分析其好处。

  比喻句:

  好处:

  六、阅读激趣:

  你知道今天的课堂上涌现了一批聪颖机智的同学。但是你知道七岁的王戎为什么在大家竞相摘吃李子时而他却不为所动吗?你知道十岁的孔文举面对别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如何机智应答的吗?请走进《世说新语》!走进古诗文!

  七、布置作业:

  1、从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咏雪句并写出理由。

  2、整理你在本课上学到的文言文知识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利用学到的方法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提出自己不清楚的问题。

  教学反思:

  1、本课的设计比较注意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培养,为今后学习文言文做好基础工作。

  2、学生的反应尤其是朗读和讨论表现非常好,积极动脑深入探究。如在评判咏雪句子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且说话注意到了形式要求,即:表明观点,阐述理由,再次总结。

  3、教案设计挺全面,但因课堂时间紧张所以删去了几个环节,如《世说新语》的介绍﹑问题探究中的一二小题以及课堂练习和阅读激趣。现在想来还是因为刚进入初中的孩子们的文言知识有限,如果有一预习环节或一学期的积累可能就会更好。

  4、教师的课堂用语要再进行锤炼,如把“说给我听”改为“讲给大家听听”等。这一点我会在每一堂课上都注意,因为这是一个教师的语言基本功。

咏雪的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且背诵全文。

  能力目标

  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情感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的学习方法。并积累文言字词。

   教学难点:

  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生:是雪。

  师:对,是雪。为更直观的看到雪花,现在请我们班的小画家明晓玉在黑板上画两朵雪花吧。

  (生画雪花)

  师:画得真好。来点掌声吧!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观察雪花有哪些特点呢?

  生:六角形的,白色的,出现在寒冷的冬天,像白色的花瓣一样在空中飘舞。

  师:同学们描述的很准确。那么你们觉得那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雪花像什么呢?我们用什么才能恰当的比你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两个少年是如何吟咏雪花的。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有预习这篇课文吗?为了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大家先齐声朗读这篇课文。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流畅,整齐,,咬字清晰,声音洪亮。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读出文章的感情,不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的。但有几个字大家还是得注意它们的拼音。骤:zhou 似:si 差:cha 拟:ni奕:yi。

  师:通过听刚才同学们的朗读,大家的预习工作做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同时把不懂得字词句,做好记号,等下请同学们提出来。

  (师提示:做好标记,不理解之处打个“?”)

  师:看来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懂,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来梳理一下文章的大意,每人一句。(请生翻译全文)

  明确(重点讲解):内集,儿女古今异义,俄而,未若,拟,骤等。以及两个咏雪名句的讲解。

  师:通过刚才的梳理,我们大概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大家也表现很不错。现在我们请男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在朗读中,大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复述一下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等下请同学来复述。(男生读)

  师:读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来复述故事,可先在草稿纸上写个提纲。

  (生写,师提示,抓住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三分钟后,请生复述。

  明确:一个寒雪日,谢太傅和自己的子侄辈谈论诗文。谢太傅问:纷纷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大哥的女儿谢道蕴回答说:像柳絮一样乘风飞舞。其实,在文章的第一句,短短的十五个字就涵盖告诉了我们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

  (为了更直观形象的了解这个故事,我们把它用简图画出来吧,一起画)

   三、质疑探究,深化体验

  师:好,虽然时隔今日已经很久了,但通过图画对当时他们咏雪的事情却一目了然了。同学们想一想,当时外面天寒地冻,谢太傅和家人聚会时屋内的气氛如何啊?又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来呢?快速浏览课文。

  明确:轻松,欢快,融洽。从欣然,笑乐看出来的。

  那么请同学,先齐声朗读课文,把那种融洽欢快的气氛读出来。等下请三位同学来表演一下。

  读完,提示他们三位都是有才华的文人,谢太傅是长辈,胡儿,谢道蕴是晚辈,并且要把谢道蕴才女的气质演出来。(请两男一女同学表演,并请生点评)

  师:同学们表演的很好。其实啊,古人有四大人生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而对于文人才而言,吟诗作对定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当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时,对于胡儿与谢道蕴的回答,他是什么反应啊?

  生齐:笑乐。

  师:对,是笑乐,也就是满意的意思。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他是为谁的回答而笑乐满意呢?

  明确:①对他们两的回答;②笑胡儿,乐兄女;③只为兄女笑乐。

  师:谢太傅对他们两的回答笑乐,我们知道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它的作者是刘义庆。那么编著这个故事的作者又觉得谁的回答好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明确:是谢道蕴的好。最后点明她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蕴的回答。因为这个故事谢道蕴有了“咏絮才”的称号。

  师:对于他们的回答,谢太傅是一笑了之,编者是赞赏谢道蕴的,那同学们觉得哪个回答好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明确:①从外形上看,雪盐颜色相进,且撒盐和雪落下来的姿态很相似,形似才能神似。

  ②是个讲究的是意蕴与物象的统一。柳絮是春天才有的,似乎在暗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将来临,有深刻的意蕴,并且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满天的柳絮飘飞,意境很美。所以此喻有意蕴,而比作盐则没有。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自圆其说即可。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道蕴将飞雪比作柳絮,那么同学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

  明确:像鹅毛,蒲公英等。

  师: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写成诗句哦。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关于雪的诗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五、布置作业,开拓视野

  师: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识了晋代一位聪颖机智的才女——谢道蕴。感受了她出类拔萃的才情。其实《世说新语》中还有许多聪明的少年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中的故事,并完成相关练习。这篇课文比较短小,最后让我们结合图画,一起来背诵全文。

咏雪的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1分钟)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让我们猜一个歌声,听听唱的是什么?好不好?PPT

  雪(学生答)。让我们来欣赏几幅雪景图

  PPT1出示雪景动态图,引导学生体验雪景的美丽。看到这样纯洁、轻盈,漫天飞舞的雪花,你用什么来形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才子才女比试比试如何呢?

  PPT2出示文题

   二、作家作品PPT3(2分钟)

  学生齐读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

   三、诵读课文:(5分钟)

  同学们,这篇文言文很短小,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读音与停顿。

  PPT4(一)欣赏课文,出示课文内容,师范读。

  刚才,同学们听读了课文,接下来完成读音练习。

  PPT5(二)朗读练习。

  1、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自由朗读。

  谢太傅fù俄而é

  雪骤zhòu差可拟chànǐ

  柳絮liǔxù无奕yì

  王凝之níng谢道韫yùn

  2、指一生读字词

  3.指一生读课文

  4.齐读课文

   四、解读课文:(15分钟)

  (一)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

  熟悉了词语,只是扫除了文字障碍。要真正读懂课文,我们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来细加体会。下面请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结合注释,读懂文章。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读懂课文,解释重点词,找出疑难处并进行交流。

  PPT6(出示课文,注意划横线的词)

  内集:家庭聚会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一会儿。结合《山市》,无何,未几,既而,逾时

  欣然:高兴的样子。结合《春》的“欣欣然”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

  因风起:乘着风飘起。

  下面咱们来疏通全文PPT6指一生说解词,再一句句翻译(主要让学生说)

  (二)翻译课文

  PPT7我们已经了解了全文的意思,能不能试着背诵呢?

  (三)初步背诵课文:

  PPT8-PPT12出示参考译文,请学生对照译文试背课文。

  大家做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课文内容讨论几个问题。

   五、研读课文:(10分钟)

  PPT13(一)小组讨论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难点)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生同桌讨论,师巡视点拨

  (学生代表交流发言)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答案。老师的参考答案是:

  PPT

  1、融洽、欢快、轻松、温馨

  2、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3、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PPT15(二)读一读,议一议

  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有何看法?(难点)生说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PPT16(三)学习总结:

  课文讲述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谢道韫,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女诗人。谢道韫出身名门,识知精明,聪慧能辩,因“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后人把有才学的女子称为“咏絮才”。可说一说《红楼梦》“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同学们,经过学习,课文你读懂了吗?让我们再一起来背一下课文吧!

  PPT17(四)再次背诵课文。

  这篇文章中,谢道韫之所以能说出这样优美的句子,是因为她有丰富的想象力,抓住了雪的特征。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看看奇妙的雪花变化。

  欣赏完以后我们做一个小练笔。景色描写。注意要求:抓住景物特征,想一想朱自清先生的《春》。

   六、拓展延伸:(10分钟)

  1.片断练笔:自拟题目,景色描写,200字左右。

  2、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欣赏:出示雪景图和咏雪名句。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雪)

  ——岑参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出示后要求学生抄下来,积累。

  PPT

  3.古诗词中的名句

  结束语:王国维曾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以上咏雪诗,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是因为富有意境。凡是文学作品,写景咏物的语言,必须讲究含蓄,有想象力,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富有意境。这节课我们通过《咏雪》学习,对写景咏物,一定会有很大的触发:希望同学们以后写景咏物,也要做到情景交融,富有意境。

   七、布置作业:

  1、预习《陈太丘与友期》,准备一个古代聪明少年的机智故事。

  2、阅读《世说新语》,选择你读懂的一篇给予鉴赏、评点。

咏雪的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感受到文化家庭和乐融融的氛围。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课文,积累常见文言字词,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刘禹锡的《乌衣巷》,最有名的是后面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是当时最有名、最显赫的两个大家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这两个家族人才辈出。而谢安无疑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淝水之战,就是时任东晋宰相的谢安指挥的。

  本课要学习的就是有关谢安与他子侄辈讲论文义的一篇文章,也就是《咏雪》。

  二、作家与作品

  1、结合课文注释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

  《世说新语》,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节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读音。

  (2)听课文录音,要求听清停顿,注意节奏。

  (3)去标点读,读出停顿,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2、再读课文,读懂文义:

  (1)借助课本注释,同桌口头互译。

  (2)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强调重点字词。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时间:寒雪日地点:家里人物:谢太傅、儿女们事件:与儿女讲论文义

  提问:家庭聚会的氛围怎样?从哪里看出来。

  明确:融洽、愉快、轻松和谐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

  四、问题探究

  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谢太傅更倾向哪个?编者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谢太傅倾向于谢道韫的比喻。在谢道韫回答之后,“公大笑乐”。

  编者也倾向于后者。从最后一句话“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看出,编者很正式地介绍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他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补充谢道韫的相关知识)

  2、合作讨论:两个比喻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呢?

  明确:“撒盐空中”——盐的颜色与下落之态都跟雪接近,比喻很恰当,但是,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柳絮因风起”——不仅比喻贴切,表现出雪的轻盈之态,既有美的意象,又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更深刻。形、神、韵兼备。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五、拓展思维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六、看关键字背诵

  寒雪日讲论文义欣然撒盐柳絮大笑乐

  板书:咏雪

  盐:色、形

  柳絮:色、意境(春意)

  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咏雪的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两个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说的是谁?

  学生回答:雪

  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

  教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 《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3、学生齐读全文,教师听纠正读音。

   三、小组合作翻译,整体感知

咏雪的课件 篇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三、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四、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五、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猜测谜语,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说的是谁?

  学生回答:雪

  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

  教师板书课题:咏雪

  活动2【讲授】 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 《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活动3【自学】探究新知,感受文境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3.四人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注意下文注解的运用,解决难翻译的字词。侧重分辨、掌握词语的翻译。(用圈点、标注法做好笔记)。

  活动4【交流】四人小组, 展示交流

  1.教师要求:展示时按两人朗读——1人句子翻译——1人重点词语强调的顺序进行。(一句一组)。

  2.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古今异义词如“儿女”,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等文言文积累知识。

  3.小组朗读(齐读或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明确朗读停顿。 活动5【研讨】研读课文,品析比喻句

  1.四人小组梳理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各层内容,教师板书。

  2.教师引导、品读赏析:

  (1)教师提问:中心事件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两位孩子的回答运用怎样的修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学生跳读课文,勾画、品读、体会咏雪语句,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认为“撒盐” 好,运用比喻将雪的颜色和下落形态很形似的表达出来,符合比喻的基本要求。

  认为“柳絮”好,同样运用比喻,但侧重神似,意象中给人以

  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深刻。

  (3)教师追问:文中一家之主谢太傅对两种回答有何态度?为什么?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对子侄辈的回答很满意。

  “笑”前一个比喻,“乐”后一个比喻。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称谢道韫为才女,说“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4)教师再问:作者对两种回答又有何倾向?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活动6【练习】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回忆你的学习积累,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

  学生背诵展示,

  教师补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活动7【小结】回顾内容,归纳总结

  本文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的故事,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加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活动8 【作业】巩固新知,提高能力

  1.背诵《咏雪》

  2.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翻译。

  活动9 【板书】理清思路,归纳重点

  交代时、地、寒雪日铺垫

  人、事咏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答: 笑乐

  暗示点题,赞赏才气(咏絮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环节操作中能够渗透“少教多学”理念,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代教的原则,尝试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此堂课这一点实施的比较好,能通过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不足之处:但本节课也有不足,诵读贯彻不到位,未能实现大多数学生当堂背诵的目标,在诵读形式上也显单一。另外,研读课文环节,概括层次时教师应拿第一层做示范,让学生明白是用一句话归纳解析内容,这样就不会导致学生不明就里,在此处过多花费时间。也就能节省出时间借助板书指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

咏雪的课件 篇8

  [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咏雪》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大雪纷纷,谢太傅以此为题要求子侄辈作诗,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

  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

  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简介

  《世说新语》简介

  三.正文

  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品读《咏雪》

  1.题目解说:“咏雪”即歌咏白雪,歌咏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和线索,以“咏雪”为线索,表现了三个人的文学功底和才华,尤其突出表现了谢道韫的才华。

  2.重点字的读音(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多媒体显示:

  俄而é雪骤zhòu

  差可拟chànǐ无奕女yì

  (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3.读准节奏

  多媒体显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齐读并指导学生明确根据文意来读准节奏)

  4.重点文言词含义

  多媒体显示: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古泛指子侄辈,今指儿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比不上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5.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6.重点语句的翻译

  多媒体显示:

  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请学生回答)

  7.梳理内容要点

  多媒体显示:

  时间:寒雪日

  地点:谢太傅家

  人物:谢太傅、儿女(胡儿、谢道韫等)

  事件:咏雪

  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8.学习心得

  学生讨论总结

  9.师引导总结主旨

  (1)文中“公大笑乐”有如下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10.主旨

  多媒体显示: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深切品味文章内容)

  四.读课文,研讨问题:(四人小组合作)

  多媒体显示:

  1.讨论、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

  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一用“撒盐空中”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基础。

  二用“柳絮因风起”更好:柳絮给人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师做总结)平时写比喻句时最基本的要做到“形似”然后不断追求“神似”的境界!

  2.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师多媒体显示韩愈的《春雪》并点评)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点评:

  形似:白雪——飞花

  神似:白雪嫌春天的姗姗来迟,故意化作飞花盼春早到

  五.拓展延伸:

  你能否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多媒体显示: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六.随堂练习

  1.给下列字注音:

  骤()奕()

  2.解释词语:

  俄而:差可拟:

  3.翻译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七.小结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及刘义庆的文学常识

  2.理解并识记文言词语的含义和重点句的翻译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a.言简意赅。只叙事,未评论,但意图明显。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情感价值观:

  学习古代少年的智慧

  创新思维

  八.作业

  1.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文。

  2.积累写雪的诗句或写雪的成语。

咏雪的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尔、欣然、未若”等。并且朗读全文。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3、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一、导入

  从古代机智聪颖的少年儿童自然导入到咏雪的两位才子,导入课文。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刘义庆简介和《世说新语》简介

   三、朗读课文

  1、多媒体显示两条朗读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出停顿和语气,情感和韵味

  2、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

   四、探讨文意

  1、请生指出这篇短文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2、请学生翻译第一句。

  3、指导文言现象古今异义。

  4、多媒体出示文中的重点词句,简单讲解文言句式判断句和省略句,引导学生疏通全文。

  4、请生翻译全文,然后多媒体出示全文的翻译。

   五、深入探讨课文内容

  1、评析两个咏雪才子的比喻句,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写出好的比喻句。

  2、提出问题,文章中“公大笑乐”该怎么理解?有没有暗示作者更欣赏谁的比喻?

  2、多媒体出示古诗当中咏雪的句子,简单赏析。

  3、教师根据本堂课内容进行小结。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咏雪》。

  2、仿照两位咏雪才子的句式,发挥你的想象力,想想看可以把雪比喻成什么。

咏雪的课件 篇10

   教材分析: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笺疏》,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世说新语》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本文只有70多字,却鲜明地塑造了几个人物。“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之才”等典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作者及《世说新语》;

  2、掌握“俄而、骤、欣然、差可拟、因”等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组织讨论有争论的问题,鼓励有创见性的意见。

  2、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词语,并归纳整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堂朗读,注意字音、断句,强调“似”“差”的读音。

  2、同伴互助,讨论解疑答难,掌握字词,老师引导归纳整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

  1、熟读《咏雪》,掌握作家作品;

  2、搜集学过的关于雪的诗句。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引入新课学习。

  【新课探究】

  1、出示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内集”“俄而”、“欣然”、“差可拟”、“未若”。(2)疏通文意。(3)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自学:

  (1)检查预习

  (2)朗读课文:

  ①学生听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节奏、情感。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③学生齐读

  ④分组读

  ⑤指名读

  (3)研读课文: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并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3、教师强调的问题:积累重点词语:“内集”“俄而”、“欣然”、“差可拟”、“未若”、“因”等。

  【跟踪练习】

  1、《咏雪》这篇文章中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氛围?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得出来?

  2、用“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哪一个更好?

  3、文章末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课堂小结】

  1、作家作品

  2、比喻修辞的运用

  【当堂达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笺疏()

  (2)太傅()

  (3)俄而()

  (4)雪骤()

  (5)差可拟()

  (6)无奕()

  (7)柳絮()

  (8)谢道韫()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

  (2)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

  (3)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

  (5)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

  3、写两句与雪有关的诗句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配套练习相关习题

   课后反思本节公开课,有诸多不足之处:

  1、课前布置预习要求不明确,致使学生预习不扎实,影响课堂进度及效果。

  2、课堂引导学生做的不到位,自己紧张,学生也紧张,课堂气氛明显不好。

  3、备课不充分认真,课件中出现了重复性的错误。

  4、驾驭课堂能力还须提高,课堂时间把握不好,练习时间过短,没有真正检测出课堂学习效果。

  5、对于重点探究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给学生讨论探究的时间,最终还是让课堂成为了“满堂灌”,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时时谨记,吧课堂归还到学生手中,调动学生的思维。

  6、没有布置作业。

分享

热门关注

学生撤消处分申请书5篇

学生撤消处分申请书

感冒难受的说说句子摘录(24句)

感冒难受句子

沙滩阳光的句子

沙滩阳光句子

工会补助申请书

工会补助申请书

陪老爸过父亲节的说说(大全69条)

老爸父亲节说说

山村的课件分享

山村课件

2023春晓的课件分享

春晓课件

熊猫的课件(分享10篇)

熊猫课件

马的课件(分享13篇)

白板课件(分享8篇)

白板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