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十几减8教学反思范文》。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教案的是每个老师必备的教学工具,一定要进行仔细的打磨。对于教师来说,编写教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几减8教学反思范文(篇1)
认识几百几十几的数是本单元中的难点,是在学生认识了几百几十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这样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基础到复杂的认知需要,有利于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中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拨一拨算珠,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理解数的含义,感受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把握数的顺序并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较好地突破了本课难点,并且还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
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真正“还教材以生活本色”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从旧知到新知,放一下手
承接教学几百几十的例题,今天的例题除了“4个百,5个十”之外多了“3个一”,考虑到学生已经知道“4个百和5个十合起来是450”,所以这个例题对学生来说不难,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看图自己说。我不仅让孩子从正面说数的组成,并且提出:“四百五十三里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三?”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进一步丰富对数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探究对于中间有0的三位数读写方法,使学生清楚“当十位一个单位都没有时,要读作零,而写数时则要在十位上写0占位”这一规则,我又将例题改成“4个百和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写下来。这时出现了“430”和“403”两种情况,这时我就借助这一错误资源让学生知道3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的3表示3个十,而3个一的3应该写个位上。同时又明确了0的占位作用。
二、从观察到操作,细心指导
如果说例题只是出示直观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的话,那么“试一试”我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促使他们手脑并用,通过拨算珠和讨论交流,理解几百几十几的含义,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指导学生一边拨一拨计数器一边数数,从598数到611,然后看课件演示,接着请学生回答“为什么599后面是600?”“为什么609后面是610?”学生说的时候再结合计数器演示,通过几次的形象化,学生的理解就深刻了。从988数到1000后,我追问到:九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多少?一百九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多少?二百九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多少?……最后让学生来总结(几百九十九后面一个数是多少),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探索这一规律的过程,还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并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三、从课堂到生活,体会感悟
练习中第1、5、6题选材都来源于生活,可见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练习之后我让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中所见过的三位数,以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数学不能简单的为了学而学,而是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在我们平时的生活是能见到的,这样学生才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但是,本节课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
1.在讲解想想做做练习题时,我直接采用让学生看投影课件在算术本上做题目,本来意图是防止学生做题时容易不听老师的做题要求,老师在讲第一题时,学生做第二题,可是,最后发现学生在算术本上做题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做题时的效率远远没有在课本上做的高。同时,投影上的知识点呈现给学生时比较模糊。
2.在做第3题根据计数器写数字时,在评讲板演学生错误,(如学生把409写成490)时,可以在黑板上将数位个,十,百写出来,然后再评讲为什么409的十位是0,因为409的十位上没有数字,故用0来表示。这样让部分出现错误的学生看的一目了然。
3.本节课的节奏并没有抓好,在前面讲授新课时,花费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讲练习有点急躁,同时,没有留有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做练习,当堂巩固新知。
十几减8教学反思范文(篇2)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法铺路,又为四则计算奠定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元旦游园会的场景图,通过气球图提问“还有多少个?”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1展示的是“做减想加”、“破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而我作为教师则重在关注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 本节课上完后,我重点想到了两个问题:
1、本节课必须重视合作交流和动手合作: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新知思维程序和方法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必须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亲自去体会,去发现。但是,本节课学生的实际操作效果并不理想,课堂中学生把注意力观注在”动”中,忘记了”思”,反而不利学生思维的开拓。所以下一节课的设计上,我着重强调了学生自己动手写出计算方法和自己思考对比上。
2、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以及学会更多的方法来计算:算法多样化化,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本节课以及后面的几节课,提倡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思考,而实际教学中学生更多的喜欢采用“破十法“。
什么是更好的方法?还是让学生在应用中比较、在比较中感悟,符合学生思维的方法为最好的。
十几减8教学反思范文(篇3)
《十几减九》这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学习之前教师应提前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复习到位,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尤其个别学生更能增强学习的自信。教学新知时结合主题图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吸引学生“入场”从整题到部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以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集中在小丑手中的气球上,引出课题,十几减九。让学生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计算,孩子们用了破十法,连减法、想加算减法。都是在教师的引领下一一呈现出来。通过教学反思如下:
1.对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情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真正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同时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但能培养其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2.在研究《十几减九》方法时多做文章。而且能够运用“破十法”、“算加想减”的方法清楚明白地讲清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对算法进行强化。
3.加强练习,提高运算能力。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况,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你能做几题就做几题”、“同桌相互出题计算”、“游戏中计算”等,既加强了训练,又不失趣味性。要达到熟练计算的要求,难度很大。我们应通过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关注个别生加强辅导
十几减8教学反思范文(篇4)
《十几减7、6》这一课是在学习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前两部分知识学生学习的比较顺利,掌握的比较好,总结规律稍有困难但在提醒之下能总结出来。鉴于此我在准备这节课时就加大了难度,在主题图的出示时就要求学生提出问题。目的是为例5和例6的解决问题做铺垫。结果课堂非常沉闷,学生只有几个同学会提问题,其他同学都沉默不语;在总结减7的规律和减6的规律时,学生更是不知从何考虑,回答的问题没有抓住重点,规律也总结的不太顺利。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1、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提出问题是不妥当的,学生刚开学几天,知识遗忘了很多,连续性不强。提问题也是学生的难点,学生确实感到很困难而无从入手,只能选择沉默。需要经过长时间,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学会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2、在总结减7的规律和减6的规律时,课件出示的题目太笼统,学生抓不住重点也是情有可原的,教师应给予适当引导,是学生的观察有的放矢才能更快更好地抓住重点,及时总结出规律。
总之,在备课时多考虑学生情况,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要求,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十几减8教学反思范文(篇5)
十几减5、4、3、2是在学生经历了十几减9和十几减8、7的大量练习基础上,这时学生的计算技能基本形成,计算方法基本熟练。与前面的十几减9、8、7相比,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相对轻松,绝大多数学生能将“破十法”自主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教学中有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时,关注平日里不太会表达、思维较慢的.几个学生,虽然在回答中还有些不自信,但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自己来说是一种肯定,对我来说更是高兴。
这堂课我首先让学生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自己先试着去算12-3=12-4=12-5=通过学生试做,再让孩子们同桌互相说说他是怎么算出来的?最后,我让孩子们在班上说出来。接着我让孩子独立完成11-5=11-4=11-3=8,看谁最快完成。
通过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会发现被减数没变,减数越小,结果就越大;减数越大,结果就越小。得到了课堂的生成。
课堂不足,发现孩子掌握破十法以后,在计算的过程中不怎么会用其他的如:看加想减,递减法等等。从作业的反馈来看,有些学生能正确计算,但不能灵活计算,特别是学生相对喜欢用“想加算减”来计算,面对一个算式时,当他想不到相应的加法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思考与解决问题。
十几减8教学反思范文(篇6)
昨天我上了一节《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一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订了要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顾名思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低年级课堂中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从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较简单,操作方便,所以全部小组基本上都完成了任务,就这节课而言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有的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2、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3、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通过一个星期的“小组合作学习”我发现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以后教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真正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经过课后教研组的评价,我总结出了这样几个方面的要求:
1、建立长期合作小组,分工合作,各自尽力。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建立长期合作小组(前期先4人一组),选出学习小组长,组长负责组织,在合作中应把在不同时间完成的各种项目分配给各个人,以便发挥分工合作的效能。
2、设计适度的学习合作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在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并且要根据合作学习内容的难度去合作学习时间。
小编精心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