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括号课件(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5页例2
设计理念:
1、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资源,让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化。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知识的关键处(如小括号运用教学),安排小组交流,通过学生之间思维的相互碰撞,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使用小括号列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过面包,今天老师和大家解决发生在买面包遇到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利用买面包场景。让学生自由说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知道了什么?(出示买面包的课件)
师: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对呀,看他们买面包多有秩序,不挤不闹,排队购买,我们平时去超市排队吗?
师:现在,图上出现了这么些信息。(课件出示对话:我一共做了54个面包。我们买了22个面包。我们买了8个面包。)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提示:现在还剩多少面包?
2、小组讨论。
1)应该怎样解决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4、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5、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1)54-8-22
2)能不能列成54-8+22?小组讨论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6、教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括号,在数学中我们一般用一种小括号的形式来把这个算式写成两步式题。54-(22+8)=24(个),小括号象两扇门,把22和8这对好朋友关在一起,在计算时,我们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22+8=30,再算54-30=24。
三、巩固应用
1、巩固小括号的应用。
师: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括号,你能来算一算吗?
(课件出示算式,一组一组出示。)
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想法吗?一个算式中,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小括号有时会改变运算顺序。
2、练习一的第2题
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3、独立完成第3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请学生尝试解决第5题。
四、全课总结
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去括号课件(篇2)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53页,练习十三(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明确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会把分步式子列成综合算式。
2.通过训练,更进一步明白中括号的意义和作用。
3.在做题中养成良好的审题、做题验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
小黑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明确练习目的,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设问:四则混合运算这六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则指的是+、-、、)
(混合指的是四种运算混在一起)
2.设问:混合与不混合,你认为哪种复杂(或者说难一点)。
(不混合的请同学举例子说明)
3.再问:你认为自己对做四则混合式题的正确性有无把握?
(二)练习十三中的第1题
1.先看第(1)小题。
366=186
6012=5
186+5=191
(1)你看了以上3小题有什么想法?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比较第(3)小题的两个加数,正好是①、②两题的结果。
(3)你会列出综合算式吗?
2.再看第(2)小题。
(1)请全班同学把这一题与(1)比较。(不能照(1)硬套方法)
(2)你发现了其中的168=2后是怎样去思考的?
(3)如果把36-20改为38-20,题目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三)基本训练
1.先完成第53页第2题中的(1)、(2)两小题。
(1)第一道题要求口算。(提问:哪位同学能说出算理?)
(2)为什么答案会是100。你相信:100是正确的吗?
(3)因数中有0的乘法,是否还要机械地再去计算?
(4)再完成第53页第2题中的(2),看仔细、做正确。
(5)作出鼓励性的评价,激励全体学生要注意审题。
2.把第54页中的(3)、(4)两小题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1)先看清题目,再明白步骤,最后正确计算。
(2)先自我评价,再同桌讨论,最后全班校对。
(四)改错练习
1.投影出示第54页中的第3题。
(1)请每位同学都自己动脑筋,找出错处。
(2)请把错处用线条画出来。
2.小组讨论,指出应特别注意的问题。(18+2l8+2)
3.总结出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按先乘除后加减去做。
(五)综合练习
1.做第54页中第4题的(1)、(2)两小题。
(看课本,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1)先画线,分清步骤。(保证步骤正确)
(2)再计算,步步回头。(保证计算正确)
2.做第54页中第4题的(3)、(4)两题。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认真作业。
(2)教师作出评价,鼓励中下学生计算正确。
(六)作业:《作业本》第44页(四十四)。
(7)练习十三(二)
去括号课件(篇3)
第一课时:无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39页例1、例2。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在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
4、培养学生认真严格的态度。
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设问: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或者只有(),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又有(),要先做()后做()。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去括号课件(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例3,第51页练习十一第6~9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体会混合运算中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根据分步算式列出对应的综合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脳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40-36梅4,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
32-8梅8=答案20+16梅4=答案30-4+5=答案二、教学教材第49页例3
1、计算58-(14+6)
先说说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加法?
2、用递等式计算
7脳(7-5)=答案(77-42)梅7=答案(1)让学生说说这两道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按格式计算上面两题。
(3)说说7脳(7-5)与7脳7-5一样吗?
(77-42)梅7与77-42梅7一样吗?
3、练习
(1)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
注意每题的计算顺序。
(2)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注意每组中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计算顺序。
4、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
(1)第1题
①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②乘法的积在减法算式中做被减数还是减数?
③如何列综合算式?
65-5脳6后面的乘法需要加小括号吗?为什么?
注意综合算式列完后一定要检查一下,所列算式是否符合题意。
④这题这样列综合算式:5脳6-65,对吗?为什么?
(2)同法做第2题,让学生明白小括号在算式中的作用。
在需要改变计算顺序时要用到小括号。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6题。
注意正解使用小括号。
2、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8题。
3、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9题表一。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51页练习十一第7题。
去括号课件(篇5)
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课型新授课
本课题教时数:2本教时为第1教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在学生产生疑问时使学生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小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用小括号的必要性和作用
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交流,引入课题
同学们,昨天张老师到百润发大卖场买了一件80元的体恤,我一共带了100元,你们帮老师算算剩下的钱我还可以买5元一双的袜子几双?
学生计算,然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根据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进行灵活的引入,并板书课题。
例:【如果学生情况全部是:100-80=20(元)205=4(双)分步骤做那么可以这样引入:同学们都是用分步骤的方法进行计算的,那么我们能否用一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将学习新的知识『课题』】
二、探究新知,明确算法
1、确定计算方法可能一:在学生自己探索引入题的时候,除了分步做外,可能还有100-805这样的算式,这时要组织学生充分感受,
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例题中问题应该先算什么?
列成这样的综合算式对不对?
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才能解决哪一步必须先算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第34页。
可能二:在学生自己探索引入题的时候,也有可能有(100-80)5这样的算式,这时要让学生说明他的想法,一定要说明为什么要在100-80加一组括号,用意是什么?
学生说明后,立即表扬这样的学生,并让学生开始自学课本第34页。
2、让学生充分感受需要改变这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组织讨论在自学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3、组织学生感知明确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知道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试一试,可以指名2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书上,最后校对结果并再一次明确运算顺序。
三、巩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先让学生说说每题应该先算什么?
(2)、任意选择2题完成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集体校对;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学生分组完成每组算式,并让3位学生到黑板上完成3组题;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题,说说运算顺序的不同,并校对结果;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读题,尝试自己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指名2位学生进行计算
【可以选择性地选择学生板演,一差一优有利于发现问题】;
(2)就板演结果进行校对结果,口头统计学生错误情况,并指出错误同学的错误,明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的理由;
四、简单总结,完成作业
P35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课后感受通过交流和合作,使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用小括号,理解了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利用探究得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效果很好。
去括号课件(篇6)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37--38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运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规律
教学准备: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
卡片出示:
3015224025+2440900124006309
34595-482045
25100581065+13
600303120300503120607080-34
253612516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300-120+25
300-(120+25)
(2)120+254
(120+25)4
(3)300-120+254
3003+254
提问:小括号在算式里起什么作用?
含有小括号的式子要先算什么?
依次抢答
想到答案就说
学生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可以改变原来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出示:300-(120+254)
(1)问:这道题中也含有小括号,该怎样计算呢?
(2)巡视指名多人板演(暴露错误)
检查板演题谁对谁错?错的错在哪儿?
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3)提问: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你对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尝试练习,把先算的部分画出来
同桌(小组)汇报交流算法
观察分析交流:
先算括号里的乘法:254
再算括号中的加法:120+100
最后算减法:300-220得80
讨论交流(互相补充)
学生归纳得出: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在进行括号内或括号外的运算时,还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应用
1、说一说、做一做。(做想想做做第1题)
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核对答案。
2、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2题)
比较每组三题,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
同桌互说,独立计算。
口答出每题计算过程和得数。
比较归纳
四、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指导用线段图表示题意,巡视检查
指名板演(尽量用综合算式)巡视
你是怎么想的?
2、想想做做第5题
指名板演(尽量用综合算式)巡视
观察情境图,交流信息
尝试画线段图并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
交流解题思路
独立列式计算
交流解题思路
五、评价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认为自己哪些方面表现最好?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学生自由发言。
六、作业设计
1.填空。
⑴156(84-39)60,第一步算(),第二步算(),第三步算()。
⑵把671+2942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求和,再求积,最后求商。则原式变为()。
2.用递等式计算。
24(45-1855)86(72+14749)
(184+56)(82-62)397+(504-432)18
3.同学们载树,四年级载了36棵,五年级比四年级多载了22棵,六年级载的是四、五年级的总棵树的2倍。六年级载了多少棵?
教后反思:
去括号课件(篇7)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8+5.2=10
7?5.5=1.5
4.5?4=18
1.8?0.3=6
7.5?0.25=30
0.15?0.5=0.3
1.2?0.4=0.48
6.7?5.6=1.1
9.9+1=10.9
0?16.2=0
0?1.8=0
36?0.4=90
问:1.8?0.3、4.5?4、1.2?0.4各表示什么意义?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0+80?4=140
(2)16?2?16+90?2=47
(3)1000?800?2=600
(4)55+45?5?16?2=56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出示例1:下面的算式里有哪些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3.7?2.5+4.63.6?6?0.9
问:题中含有几个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回答后,自己试算)
小结:算式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一级运算,要按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4、教学例2:
出示例2:下面的算式里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
35.6?5?1.736.75+2.52?1.2
问:这两道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地方。它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回答后,独立计算)
小结: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做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5、指导看书。
学生看书,补充完整课本例题。
6、小结: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的习惯,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在没有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37页做一做。(要求学生在先算的部分划上横线,把必要的竖式写在递等式的右边。)
2、课本练习十第1题
3、思考题。
下面是有关联的四个算式,请想一想,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1)1.632?3.2=0.51(2)0.25?0.16=0.04
(3)0.51?0.04=0.47(4)0.47+0.13=0.6
课后小结:
去括号课件(篇8)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6~10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知道计算过程中连续两步乘、除或加、减部分,仍按从左往右顺序依次计算,学会计算这样的三步计算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做第14页复习题。
(1)小黑板出示。
指名学生依次说出每题里各有哪些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
计算。并口答运算过程及得数,老师板书。
(2)提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者只有加、减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运算顺序是怎样算的
2.引入新课。
从刚才的两道题可以知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或者只有加、减法,就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运算;如果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我们今天根据这些运算顺序的规定,来继续学习三步计算的一些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1)出示例2。
提问:这道题里有哪几种运算要先算哪一部分乘、除法连在一起的这部分又要按怎样的顺序运算谁来说一说,这道题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算哪一步为什么要这样算
(评析:例2是已经学过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综合应用,即整个算式要先算乘、除法,要先算的部分只有乘、除法就从左往右算,这样的运算顺序学生不难理解。因此,在复习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已经学过的运算顺序,就便于学习新的例题。到学习例2时,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推理,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认识并得出例2的运算顺序,另一方面又便于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在练习本上写出运算过程和每一步的得数。指名口答每一步计算,老师板书。指导学生校对,有错误及时订正。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提问:这道题会算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指名两人说一说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计算。
(2)指出:在像上面这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在计算过程里要算乘、除连在一起的部分,或者加、减连在一起的部分,就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做练一练。
指名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第6题。
让学生按照各题指定的运算顺序,在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指名学生说一说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做练习三第8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检查算得对不对。
指名学生说出题里的错误及原因,并把应该先算的画出来。
指名两人板演改正,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题在计算出乘法或除法后,后面两步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为什么
指出:计算过程中,如果遇到要计算的部分是加减法连在一起,或者乘除法连在一起,仍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做练习三第9题第一行。
提问: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要求能简便的要用简便方法。
集体订正,教师评讲。
说明:第1小题是乘除法连在一起的三步混合运算,乘除部分
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第2小题是先求前后两部分的积,先同时算两部分积比较简便。
4.做练习三第10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提问:第一个问题求什么该怎样列式(板书算式)第二个问题求什么该怎样列式计算(板书算式)从上面解答你看出,求第二个问题要先求什么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三第7题第一组,第9题第二行。
家庭作业:练习三第7题第二组。
去括号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两个乘法(或除法)与加法(或减法)混合运算同时进行脱式的运算方法.
教学准备:
例图,投影,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王老师为学校棋类兴趣小组购买象棋和围棋(出示例图),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生答)要知道王老师一共要付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象棋和围棋分别需要多少钱)
提问: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生答)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独立列式)
指名回答,同时板书:123+154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提问: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在进行时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些什么(生答)
二,自主探究
1,提问:你能替王老师算一算吗
2,学生独立计算解答.
3,交流:
(1)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方法一:123+154方法二:123+154
=36+154=36+60
=36+60=96(元)
=96(元)
(2)联系实际问题,分别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乘法
4,比较:哪种方法简单为什么哪一步可以省略
5,小结:这道题里有两个乘法和一个加法,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三,活动尝试
1,出示试一试:150+12065
2,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3,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提问:联系例题和试一试的计算方法说一说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5,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三,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小组交流:这些题分别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独立完成计算,指名4人板演.
3,(3)集体订正,指3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错在名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2,的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一组一组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算式和得数,说说:有什么发现
完成想想做做第哪里原因是什么
(2)指名回答
(3)独立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5题
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集体订正.
四,总结质疑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6题和补充的混合运算题.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执教者:杜林学科:数学
时间:20xx.4.17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是有基础的,所以在课上感觉学生很容易接受三步的运算顺序.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例题提供的是一个求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已经会分步列式解答.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地提出这道题先算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列出三步计算的综合算式,并自然地引起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运算顺序的心理需求.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所列算式的运算顺序,而是让学生按运算顺序填空,引导学生联系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理解,自主掌握运算顺序.同时,填空的过程也能启发学生先同时算出两个积,再相加,从而使计算过程简便一些.
作业中学生暴露出来的还是计算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这几题,计算不是太难,很多学生都更喜欢用口算,结果算错.说明学生的口算训练还要加强.
去括号课件(篇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7页内容二、教材分析《中括号》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括号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会中括号的意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运算顺序打下知识基础。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这对他们学好《中括号》一课的内容有很大帮助。
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本节课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学目标:
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创造与激情的过程,我们针对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
一、讨论中理解
604+23
60(4+2)3
60(4+23)
通过学生的计算,发现了相同的数字,相同的符号,因为有了小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这一情节巧妙地.不流痕迹的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激发了学习兴趣,为顺利传授新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学生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中括号的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二、尝试中规范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先减再乘最后除
3280040025
(2)先除再减最后乘
3280040025
(3)先减再除最后乘
3280040025
规范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时的解答过程.
三、质疑中发展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先让学生观察这道题,再思考从题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
要想知道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首先要知道什么?
(合唱组的人数和美术组的人数)
美术组的人数题中直接告诉了吗?美术组的人数应该怎么做?
(没告诉,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列示8+6=14142=28)
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列算式8428=3
如果列综合算式84(8+6)2对吗?(小组交流)
反馈:不对,因为(8+6)2是美术组的人数,所以这里要用中括号。
学生独立完成算式,后讨论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再算(),最后算()
四、巩固练习
下面的运算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订正。
36+655-20
=1005-20
=0()
320[(24-16)4]
=32084
=404
=160()
48-(36+35050)
=48-(36+7)
=48-43
=5()
五、学科班长总结
去括号课件(篇1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1)24+24+24÷2 (2)24×2+24÷2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 =48+12 (1)270÷30-180÷30 (2)(270-180)÷30
=48+12 =60(元) =9-6 =90÷30
=60(元) =3(名) =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三)
(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去括号课件(篇12)
本课题教时数:7本教时为第5教时备课日期9月13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中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引新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作业
1.做第20页复习题
指名学生口答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说明理由。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按要求,在算式里添上小括号。
2418-162最后一步算乘法。
2418-162最后一步算除法。
思考:在混合运算中,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在列式时为了改变算式中的
运算顺序,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用小括号还不够,还要用到中括号。(板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式题。(板书课题)
1.说明运算顺序
思考:一道题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你
认为要怎样算?
同桌进行讨论。
2.学习例题
出示例题,学生按讨论的结果进行尝试,指
名学生板演。
3.组织交流。
4.从这道题中,你感到一道题里既有小括号又
有中括号,应该怎样算?
1.做练一练的题。
让学生先说一说运算的顺序。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运算过程。
2.做练习五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上得数。组织交流。
请同学根据运算顺序在练习本上列出这两题
的综合算式。
想一想:使用括号有什么用?
3.说运算顺序
让学生依次说一说练习五第2题的运算顺序。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小括号和中
括号的算式要怎样算?
练习五第2、3题
课后感受
有列综合算式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只用小括号已经不够,自然而然的想到要用中括号。教学效果不错。